尿常规主要看哪几个指标尿液出现这几种颜色

紫外线光疗仪治皮肤病 http://baidianfeng.39.net/a_ht/210802/9263224.html
你留意过自己尿液的颜色吗?

尿色正常尿液呈淡黄色,尿色的深浅与尿量、体内代谢有关。高热、尿量少,则色深,尿量多则色浅。如果饮水少,或食用了大量胡萝卜和核黄素、呋喃坦叮药物,尿液可呈现出深黄色或橙色;如果是服用了染料色素或亚甲蓝、水杨酸苯酯等药物,尿液可呈现蓝色;如果食用了甜菜或酚红、利福平等药物,尿液还可呈淡红色或红色。

这些都是正常的,如果不吃这些食物,或停服药物,尿液就会回到淡黄色。但是有些尿色的改变,可能是疾病的前兆,常见的情况有:黄褐色多因肝细胞性、阻塞性或溶血性黄疸引起。如黄疸性肝炎、胆道感染、胆道结石、血液病(如地中海贫血或溶血性贫血和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患者)、蚕豆病等。淡绿色因患绿脓杆菌败血症引起。白色白色尿液有多种情况,需要区分清楚:

①乳糜尿,主要由血丝虫病引起,腹腔结核、肿瘤、胸腹部创伤或手术、先天性淋巴管畸形,及肾盂肾炎等也可引起;妊娠、包虫病和疟疾等,也偶可引起。

②脂肪尿,尿中混有脂肪。常见于肾脂肪栓塞和长骨骨折,也可见于某些糖尿病、类脂质性肾病、脂肪过多症、肺结核者。

③脓尿,尿呈白色。常见于急性或慢性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肾多发性脓肿、肾脓肿(并发于结石或积水)、肾结核、霉菌或寄生虫感染。急性肾小球肾炎也可出现白细胞轻度增多的短期白细胞尿。

血尿:许多疾病都可能导致血尿,但其所伴发的症状各有特点。无痛性血尿应该考虑泌尿系统肿瘤,尤其对于老年人更应引起注意;若伴有尿频、尿急、尿痛,则多为泌尿系统感染;如伴有腰部、下腹部绞痛,则应考虑泌尿系统结石;若伴排尿困难,应考虑前列腺增生与膀胱结石。

实际上,不同的尿液颜色其实也反应了不同的健康问题。想要了解尿液中的健康秘密,我们先来看看自己的尿液属于哪种情况吧:

不同的尿液颜色代表了什么?

正常的尿液应该是淡黄色、清澈透明无沉淀。如出现下面的颜色,就需要引起警惕并进一步就诊。

无色

见于大量饮水、尿崩症、糖尿病、多囊肾、慢性肾功能不全等。

深黄色

当进水较少或出汗很多时,排尿的次数和量也会相应减少,此时尿液会呈深黄色。服用某些药物,如维生素B,会使尿液变成亮黄色。服用痢特灵后可变为深黄色。服用利福平可呈桔黄色,通常情况下,以上均属正常现象。如果呈深黄色,并伴有眼睛发黄,要查肝功等指标,多见于黄胆性肝炎,急性胰腺炎等。排除药物因素(如服用核黄素、复合维生素B、呋喃类药物)影响,常见于黄疸(肝细胞性、阻塞性)。

红色

当发现自己的尿液呈红色、淡粉色云雾状、或像洗肉水样,可能有以下情况:多数混有血性凝块状的尿液,统称为肉眼血尿,在显微镜下可见大量的红细胞,称为镜下血尿。血尿多见于肾结核、肾肿瘤、肾结石、泌尿道结石、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及膀胱炎等病症。此外,服用酚红、大黄等药物或碱性尿也会呈红色,此为正常现象。排除食物因素(甜菜、苋菜)引起,常见于泌尿系统疾病(感染、结石、结核、肿瘤、外伤)出现的血尿,显微镜下见大量红细胞;

亦可为血红蛋白尿,尿液呈均匀暗红色或酱油色,常见于阵发性血红蛋白尿、溶血性贫血、疟疾、蚕豆病等;

或肌红蛋白尿,尿液呈红棕色,见于横纹肌溶解(剧烈运动、重体力劳动、久站后)或挤压伤综合征等。

乳白色

如同牛奶一样呈乳白色,称为乳糜尿。乳糜尿多因淋巴管阻塞而引起,常见于丝虫病,肾周围淋巴管阻塞、腹腔肿瘤、泌尿生殖系化脓性感染、急慢性肾病或尿中结晶盐较多等。也可由于结核、肿瘤、胸腹部创伤引起的肾周围淋巴循环障碍造成肾盂或输尿管破裂,淋巴管阻塞等,而使乳糜液进入尿液所致。考虑尿中有乳糜、脓、脂肪及大量盐类。

浓茶色尿液

深茶色或酱油色尿液,多为血红蛋白尿,常见于蚕豆病和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血型不符的输血反应也出现此种尿液。这种深色度尿液主要是体内红细胞被破坏后所致。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到红细胞,可做隐血试验,进一步判明是否血尿。

尿液泡沫增多

常见于尿中溶质成分增多,如蛋白尿。

紫质尿

颜色像葡萄酒,多见于铅中毒病人。

尿液有氨水味

出现氨水味(像碱味)尿液,可能是尿道感染。

日常生活中,若遇上尿液颜色明显变化的情况,不必过于紧张,但一定要提高警惕,可参照以上所掌握的办法,根据尿液颜色,对自身用药、饮食等情况进行分析判断。

你会看尿常规的报告单吗?

相信大家都做过尿常规,除了尿液颜色,尿常规的检查还包括尿蛋白定性、尿糖定性和尿沉渣检查等多项内容。

1

为什么每次体检都要做尿常规?

作为一项简单无创的初步化验检查,尿常规对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疗效观察(如泌尿系炎症、结石、结核、肿瘤等)和对其他系统疾病的诊断、预后判断(如糖尿病、胰腺炎、肝胆疾病、血液病、流行性出血热等)均有重要参考价值,并且还可监测药物治疗对肾脏的影响、普查健康。

而慢性肾脏病表现隐匿,早期可没有任何自觉症状,且尿液外观也多正常,一般看不出任何异常,但尿常规检查则是早期发现肾脏病简单而有效的手段。

因此,尿常规检查既是常规项目,又是需要经常观察的项目。

2

尿常规重点看哪些指标?

当我们拿到尿常规报告单时,会发现上面有很多符号,比如“↑”代表该指标高于正常范围;“↓”代表该指标低于正常范围。

化验单上的“-、+、±”分别代表阴性、阳性和弱阳性,阴性表示正常,阳性表示异常。

而“+”的多少,代表数量上的变化。比如“+、++、+++”说明阳性程度的逐渐增强。

白细胞:泌尿系统细菌性感染的指标

正常为阴性“-”,且白细胞(高倍视野)≤5个;

阳性“+”或数值超过参考值,提示有尿路感染的可能性,尤其是急性肾盂肾炎、泌尿道结石、膀胱炎等;

如果感染比较严重,会出现“++”或“+++”。

红细胞:检查尿液中红细胞的数量

正常为阴性“-”,且红细胞(高倍视野)≤3个;

阳性“+”或红细胞(高倍视野)>3个即为镜下血尿,提示泌尿系统疾病(炎症、结石、肿瘤)、全身性疾病(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泌尿系统邻近器官疾病(如前列腺炎、盆腔炎等)。

尿蛋白:肾脏疾病的重要指标

正常为阴性“-”,阳性“+”提示可能存在肾炎、肾病、泌尿系感染、恶性肿瘤、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等,建议定期做尿蛋白检查或尿蛋白定量检查,以观察有无肾脏受损。

但正常人剧烈活动后、进食高蛋白饮食后、寒冷或发热等情况下,亦可出现尿蛋白一过性增高。

3

特殊人群需要额外

转载请注明:http://www.bixiongs.com/lwjq/874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