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防范执法风险推
导读
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防范执法风险、推进放心履职工程的指导意见
浙工商法字[]1号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六中全会精神,努力构建科学的市场监管体系,有效防范行政执法风险,推进放心履职工程,进一步提升工商监管效能和服务发展水平,现就全省工商系统防范执法风险、推进放心履职工程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充分认识防范执法风险、推进放心履职工程的重要意义
1.防范执法风险、推进放心履职工程具有现实的必要性。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各类风险的防范工作,要求防范各类潜在风险,避免经济大起大落。国家工商总局提出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法治政府建设、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市场监管、防范执法风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防范执法风险、推进放心履职工程是一项基础性保障工作和重要任务,对于营造良好和谐的市场执法环境,发挥好工商市场监管主力军作用,实现“两富、两美浙江”,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全面建成高水平的小康社会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2、防范执法风险、推进放心履职工程具有时代的紧迫性。当前我省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矛盾凸显期、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这些风险挑战对市场秩序不可避免地产生冲击和影响。市场主体多元化、经营业态多样化、营销方式现代化、市场竞争激烈化等新特征的出现,政府与社会对市场监管要求越来越高,同时也带来了市场监管风险的成因越来越复杂,表现形式越来越多样化,风险防范工作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工商垂直管理体制调整后,基层普遍反映履职压力加大风险加强,因履职缺位不到位被追责的事件时有发生,也发生各种类型的市场监管追责事件。无照经营、打击传销等监管风险不断加大,职业举报投诉群体迅速扩大蔓延并滥用行政司法资源问题给消费维权执法工作带来较大风险。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作为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的重要职能部门,要切实提高对防范执法风险的意识,加强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努力提高依法行政工作水平,防范与减少追责事件的发生。
3.防范执法风险、推进放心履职工程有助于加强改进市场监管工作。防范执法风险、推进放心履职工程与加强市场监管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承的关系。加强市场监管离不开推进放心履职工程,推进放心履职工程有助于加强市场监管。当前,各类监管责任追责事件的发生,在基层监管队伍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个别基层干部错误地认为多干多错、少干少错、不干不错。推进放心履职工程有助于增强广大工商监管干部履职的安全感,克服工作被动与消极情绪,激发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工作主观能性;有助于促进工商监管职能到位,有助于工商各项工作任务的真正完成。
二、防范执法风险、推进放心履职工程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4.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依法治国为指导,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努力构建科学的市场监管体系,准确把握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和市场监管规律,努力营造良好的市场监管与行政执法环境,努力实现市场监督管理与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全面融合,切实提高监管及执法水平,防范执法风险,积极调动广大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促进监管职能到位。
5.工作目标。通过查找发现市场监管与执法中存在的问题,明确执法风险点,在依法行政的思想指导下,进一步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全面提高工作规范化水平,健全科学的市场监管责任追究体系,构建防范执法风险、推进放心履职工程的有效工作机制。全省工商系统各级干部履职风险意识明显增强,风险防范能力明显提高,防范市场秩序系统性风险和区域性风险的科学应对水平明显提升,最大限度地降低危害和影响,为顺利实施“十三五”规划确定的各项任务,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促进我省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三、查找监管与执法风险点,切实强化关键环节风险防范工作
6.努力防范市场主体准入环节的风险。按照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的规定,规范注册登记行为,明确登记审核责任,防范在准入环节因超越法律法规的授权范围、违反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而产生的行政许可风险。
7.努力防范市场主体监管环节风险。按照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的规定,开展企业年报抽查工作,加强企业信用监管,完善市场主体退出程序和机制,防范市场主体监管和退出环节产生的监管风险。
8.努力防范商标监管的风险。依法保护商标专用权,打击商标侵权违法行为,依法开展省著名商标认定和驰名商标申报工作,防范因保护商标专用权而引发的监管风险。
9.努力防范广告监管的风险。健全广告监管长效机制,建立和完善广告监测体系、广告监管执法联动体系、广告信用监管体系,及时查处各类广告违法案件,防范广告监管风险。规范广告发布登记行为,防范广告发布登记中的监管风险。
10.努力防范市场竞争行为监管风险。加强竞争法律宣传和行政指导,进一步规范市场竞争行为。建立健全重大案件报告制度和督查督办制度,推进高效、集中、统一的执法办案机制建设,加强区域执法协作和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加大竞争执法力度,防范不正当竞争行为、垄断行为破坏市场公平竞争秩序的监管及办案风险。
11.努力防范传销违法行为引发的监管风险。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充分利用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平台,综合运用打击、预防、宣传等手段,坚持“打早、打小、露头就打”,防范传销违法行为的发生和蔓延。强化对传销违法活动的舆情监测,加强对传销新动向、新形式、新特点的研判,防范传销方式方法新变化产生的监管风险。加强对直销企业的监管,防范直销企业经营中发生传销或其他违法行为的监管风险。
12.努力防范网络交易监管风险。按照“以网管网”的思路,重点防范网络市场主体交易行为产生的监管风险。高度
转载请注明:http://www.bixiongs.com/lwzs/88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