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杜鹃戛木管理区牛产业书写东西部扶

李从悠 https://m.39.net/disease/a_5443999.html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涵,也是农民稳定增收的有力保障。近年来,百里杜鹃管理区积极调整产业结构,紧抓东西部扶贫协作机遇,充分利用本地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养殖,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促进了乡村振兴。

1月17日,走进位于百里杜鹃戛木管理区中塘村的肉牛养殖场里,只见左侧整齐码放着饲草料,过道中间鲁军正忙着将草料与精饲料拌和均匀,随即为饲养的肉牛添加饲料,右侧的牛舍里近20头膘肥体重的肉牛正在吃草。

鲁军曾是戛木管理区大堰村的贫困户,但他不等不靠,借着国家好政策勤劳奋进,自力更生,通过养牛脱了贫。如今,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凭借着丰富的养牛经验,鲁军在“家门口”的养殖场里上起了班,日子越过越红火。谈及现在的生活,他满意地说:“现在在养殖场里上班,不用出去外出打工,不仅离家近方便照顾老人孩子,工资块钱一个月也不低,每天就是按时进行肉牛喂养,打扫圈舍卫生,做好肉牛生长动态观察。”

“我们村实施的这个肉牛养殖项目,资金来源于东西部协作资金,项目总投资50万元。目前我们共有17头肉牛,预计到今年五六月份,部分肉牛就可以出栏,该项目主要由村党组织领办的同心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进行运营管理。”大堰村第一书记马乾介绍,该养殖场是由广州市增城区帮扶资金援建,主要养殖西门塔尔牛,含化粪池、围栏、水槽等系列配套设施建设,由大堰村组织实施和运营管理。

戛木管理区产业发展中受益的远不止鲁军一人,近年来,通过借助东西部扶贫协作资金,撬动了当地肉牛养殖、牧草种植、月季花种植等系列产业发展,利用土地流转、就业务工等方式,多渠道帮助群众增加了收入。

“仅肉牛养殖项目就覆盖了脱贫户36户人,还优先解决了脱贫户1人长期就近就业务工和10余人短期就近务工劳动力,预计项目每年可帮助村脱贫户户均增收元左右。”马乾告诉记者,我们将切实加强养殖场的管理,确保管理人员的养殖技能不断提升,努力把该项目做好做大,为脱贫户后续扶持提供支撑、树立榜样,帮助他们实现增收致富。

监制:李华

审核:丁学军

编辑:赵华海

记者:赵华海



转载请注明:http://www.bixiongs.com/lwyq/13138.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