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发表行政管理毕业论文
摘要:非阻塞性心肌梗死(myocardialinfarctionwithnon-obstructivecoronaryarteries,MINOCA)是多种病因引起的一种综合征,其治疗的有效性来自于病因诊断,适合一种病因的治疗却并不适合所有的患者[1]。MINOCA的发病年龄较小,女性更常见,伴有较少已知的冠心病危险因素[2]。一项瑞典MINOCA随访研究发现,在平均4.1年的随访期间里,23.9%的患者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joradversecardiovascularevents,MACE),7.1%的患者出现再发心肌梗死(MI),13.4%的患者死亡[3]。其中年龄较大(≥60岁)、女性、心房颤动和左室射血分数降低是一年内发生MACE独立的危险因素[4,5]。因此,积极寻找病因,制定个性化的诊治方案,对于增加患者的生存率,改善预后势在必行。目前并没有统一的诊治方案,下面针对不同病因MINOCA的诊断及治疗进行综述。
摘要:全世界大约1%的人口受到癫痫影响[1],癫痫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神经系统疾病,仅次于偏头痛、痴呆和卒中,抗癫痫药物(antiepilepticdrugs,AEDs)是主要治疗方法,但仍有1/3的患者症状控制不理想[2]。AEDs对癫痫患者益处很多,同时也能引起多种不良反应和药物间相互作用,如精神行为不良反应(psychiatricandbehavioraladversereactions,PBAR),包括抑郁、焦虑、精神病和攻击行为(aggressivebehavior,AB)。目前,认为左乙拉西坦(levetiracetam,LEV)、吡仑帕奈(perampanel,PER)和托吡酯(topiramate,TPM)是最易致AB的AEDs[3]。然而,与其他AEDs相比,苯二氮卓类药物、布瓦西坦(brivaracetam,BRV)、苯巴比妥、噻加宾、氨己烯酸和唑尼沙胺,发生AB的概率也较高[3]。由于AB与AEDs治疗癫痫的相关性尚不明确,且代表着一个重要的临床问题,因此本文将对AEDs诱发AB的可能机制进行综述,试图确定易感因素,可能有助于将这些药物效应的发生率降到最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bixiongs.com/lwyj/75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