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I用光照亮孩子前路的好校长们澎湃在

                            

一边是“名校”的发展,一边是“+校”的崛起,他们挑着一副担子,扛起的是两份责任。心似火、尘满面、汗湿襟,他们迈开步子抓硬件建设!优管理、强队伍、促改革,他们沉下身子抓软实力提升!他们是负责任的好校长,也办出了负责任的好学校,他们的付出在这个秋天结出了甜美果实。

他们就是获得“西安市年基础教育突出贡献校长”荣誉的好校长。校长们有哪些感人奋进的故事呢?让我们倾听校长心声,在故事中感受澎湃的力量。

创新与坚守行走在教育的变与不变中的追梦者

曲江一中常务副校长陈勇刚

他是一位热爱古典诗词的化学老师,同时能用流利的英语与外教轻松对话;他是一位践行创新思维融汇中学教学的学术型校长,同时他又思考着如何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培养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生力军;他也是一个正直、善良、拼搏、仁爱、低调,率先垂范的好校长,他坚信教育的情怀不是说出来的,而是一步一步做出来的,他以自己的教育情怀,实践着教育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使命。他就是曲江一中常务副校长陈勇刚。

变:将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揉碎在寻常的课堂教学中

温文尔雅,书生气质,精钻学术,凡事要求精益求精,作为一名拥有博士学历的中学校长,多年来他一直深耕中学教育,陕师大附中、曲江一中都留下他辛勤工作的身影。在很多人眼里,他不仅是学校办学理念高屋建瓴的顶层设计者,还是个十足的行动派。办事效率高,开拓意识强。“格局大、站位高、善于突破创新。”在曲江一中老师眼里,学校规章制度,必须严格执行,来不得半点马虎,而在具体问题的处理中,又彰显柔性智慧,张弛有度。

多年负责高中化学奥林匹克竞赛的他深谙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当时还是一名中学化学老师的他,就敏锐地发现优秀学生的创新型思维很多是在和同伴的互助和合作碰撞中点燃的。“学科之间的融合带给学生的启发性和创新性值得我们深入思考。”他说,“创新人才的本质就是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人格。”抓住了创新思维这一创新人才的本质,以致力于培养思维能力的思维型教学为抓手,学校走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创新人才培养之路。

年至年,作为科技部基础性工作专项课题“少年儿童创新素质培养、评价和示范”全国六所实验学校之一的负责人,陈勇刚进行了三年的教育实验。他带领着一支由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等不同学科的精干老师组建而成的团队,每周集中研讨,在学科融合中探寻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教师也在这种研讨机制中进一步提升了自己跨学科教学设计的视角、能力和创新思维品质。

随后,他开始在全校推进思维型课堂教学理论,为全校教师做培训并深入课堂指导,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他参与的《基于创新素质提升的“学思维”综合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成果被教育部评为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参与编写的《学思维活动课程》已经出版。

新的思维型课堂教学带来了积极的转变,学生学业成绩和学科素养不断提升,不断有新的突破。曲江一中教务主任刘公潜对此深有感触:“学生学习兴趣浓了,创新素养提升了,他们已不局限于标准答案的获得,而是对问题的来龙去脉及其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地位与解决何种现实问题等,能够进行系统的探究和把握。”

在陈勇刚的带领下,曲江一中于年12月晋升为陕西省标准化高中,年11月晋升为陕西省示范高中,年12月获评西安市首批特色示范高中,成为学生向往、家长信赖、社会认可的西安市名校,成为曲江基础教育的一面旗帜,也是陕西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特色的生动实践。

不变:根植传统文化,培育中国灵魂的新生代

每每学校大型活动的校长致辞,是曲一学子最为期待的环节。因为这位理工科出身的陈校长能在任何时候都能不负众望地背诵几首优美的唐诗宋词。这正体现了曲江一中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文化理念,陈勇刚力求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课程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曲江一中通过学科大讲堂、校本课程、研究性学习和社团活动,全方位打造传统文化特色课程。每年的曲江一中的星光电影节颁奖典礼是学子们的高光时刻,那一天盛装打扮的同学们,带着精心创作的微电影作品,昂首走过红毯,在签名墙上写下自己的名字。学生创作的题材包罗万象,留守儿童、家庭关系、传统文化都可成为

转载请注明:http://www.bixiongs.com/lwyj/1200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