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考点政务微博历年考察角度及答案,
火爆全网的木铎《每日考点》专栏又双叒叕上线啦!
围绕10年真题高频词汇,从核心概念梳理、历年真题梳理以及相关论文推荐三个维度出发,每个考点新增加,针对真题,全方位帮助你理解并记忆重要考点。
食用指南:打开你的专题笔记,进行查漏补缺式补充吧。
核心概念辨析
一、政务微博的定义(答题模板)
所谓政务微博,主要指代表政府机构和官员的、因公共事务而设的微博。用于收集意见、倾听民意、发布信息、服务大众的官方网络互动平台。其目的主要在于通过与公众的良性互动,搭建一个社会化参政、议政、问政的网络交流模式与平台。
政务微博是互联网时代的衍生物,逐步成为民众与政府之间沟通互动的新渠道。政务微博在引导网络舆论、提升政府形象、加强与民众互动等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政务微博的传播特点(答题模板)
1、传播主体个性化、权威性:政务微博的发布主体是各级政府机构及官员,主体身份不一,但都代表着官方声音和形象,一切信息的发布都不可避免地打上了官方的烙印,主体具有个性化和权威性。
2、受众群体广泛、聚众效应强:信息技术赋予了信息传播主体的多样性和社交属性,网民通过政务微博可直接与政府部门对话,可以就某公共话题展开讨论,能够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建议。政务微博形成的舆论场产生聚众效应,将好的政策传递出去,再将民众的心声接收进来,政府部门通过沟通交流与民众形成良性互动,促进了电子政务健康发展,赢得了民众公信力。
3、信息发布实时性:微博用户可通过各类终端完成微博传播过程,传播方式简单快捷,实时性强。政府部门可利用微博实时发布信息,传递时政要务,使公众实时了解政务工作,受众群体可随时通过各种终端转发、分享、评论、私信、收藏等,呈现出微博信息传播的实时性和自由性。
4、传播内容丰富多元化:政务微博是新媒体时代,政府机构对外发布信息的重要窗口,实时发布重要的政策性、服务型、公告性信息是政务微博的主要功能。并且为了实现更好的传播效果,政务微博的信息形式也呈现出多媒体组合,文字、视频、图片、语音叠加,信息更加多元化。
5、政务微博互动性强:政务微博主体和功能让微博具有了很强的互动性,及时发布相关政策信息,满足受众需求,对焦点事件,及时回应受众质疑,为受众答疑解惑,让政务微博与其他微博相比具有高频的互动性。
微博政务管理与粉丝互动是微博政务生命力的体现,及时发布新信息,及时回复评论,主动与粉丝形成良性互动,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信息传播时效。政务微博要积极采取互动激励措施,吸引和留住公众粉丝,从而形成健康发展的电子政务生态系统。要从创新社会管理、实现政府信息公开、引导社会舆论、倾听民众心声、树立政府公信力方面入手,改善政务微博发展不平衡的现状,提高政务微博运营水平。(如何提高政务微博的运营水平?重要考点)
三、政务微博在突发事件中的角色定位(参考一下思路即可)
1、微博功能层面
(1)突发信息提供者
(2)社会协作调动者
(3)危机事件的解决者
2、内容层面
(1)发布突发事件相关动态信息
(2)生活服务类信息
(3)回应公众互动类信息
3、话语层面定位
(1)严谨正式的书面语
(2)冷静、理智的客观性语言
(3)表情、图片等轻松多元化的表述
四、政务微博发展现状(理解记忆)
1、政务微博的发展存在地域差异:首先是各级政府部门微博数量存在差异,市级到省级政府各部门政务微博是主体。其次在地域分布上,东南沿海政务微博发展的势头要明显优于内部地区。
2、基层政务微博数量巨大,整体分布呈金字塔状:目前,基层政务微博继续迅猛增长,其中县处级政务微博总数最为庞大。
3、政务微博职能分类明确:使用政务微博较多的职能部门主要集中在公安、团委、外宣等部门。医疗卫生、司法机关、工商税务、文化教育、交通、市政、气象等部门微博数量普遍增长。其中,公安微博已成为信息公开的便捷平台和网络协助办案的重要工具。
4、政务微博的互动行为成为常态:在日常的微博使用中,原创微博、转发微博、评论、私信是用户的四大基本行为数据,其中评论与私信属于互动行为。政务微博是沟通政府部门与群众的互联网平台,及时有效回应群众问题是其主要功能之一,目前,政务微博的互动行为已经趋向常态化。
五、政务微博发展面临的问题(理解记忆)
1、政务微博的“形式化”“空心化”:具体表现为开通后不更新,缺乏实质性内容,与群众互动程度低,成为“作秀”的平台或者“空壳微博”,对公信力造成损害。
2、政务微博运行机制不健全,政府管理监督落后缺失:首先,缺乏健全的机制保障政务微博的正常运行。其次,缺乏监督与管理,部分言论不当、信息不准确的政务微博影响党和政府公信力,造成负面社会影响。
3、信息传播呈现失衡状态:首先是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较大。其次,政务微博职能部门分布相对集中,以宣传部、公检法为多。
六、政务微博未来发展的对策(答题模板)
1、提高服务意识,加强与群众互动。政务微博管理者必须树立为民服务的意识,及时披露真相,积极回复疑问,发布权威信息,履行引导与服务责任。因为政务微博设立的初衷就是服务于民、取信于民,使其成为网络议政的平台、反映舆情的渠道、增强政府公信力的助手,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民众的支持,才能保证社会的正常运行。
2、完善体制机制,保障政务微博的良性发展。首先,将政务微博纳入政府日常工作议程,合理界定政务微博角色,使微博管理人员学会使用微博语言,获得民众信任;其次,将政务微博与突发事件处置机制和问题反馈机制联系起来,既要线上接收问题,也要线下解决问题,假若问题处理得不及时,再好的信息发布也无法获得预期效果;第三,尽快建立政务微博考核机制,监督政务微博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提高政务微博积极引导舆论的能力,成为权威意见领袖。
3、加强政务微博其他职能部门的建设,缩小政务微博的地区与部门差异。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政务微博要积极向先行队伍学习,不断强化程序,完善电子政务,缩小地区间的差距。各级政府部门应该明确,加强与民众沟通、听取民意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环节。
4、充分利用微博功能为政府机构服务,促进信息公开,提高政府的执政能力。政务微博在所发布信息的类型上,应考虑到受众阅读兴趣等因素,发布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如国家的民生政策、各级行政部门的人事聘用等相关政务信息,
转载请注明:http://www.bixiongs.com/lwyj/10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