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公文写作与处理规范middot

《现代公文写作与处理规范·观念·技巧》

前言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要“下决心改进文风会风,着力整治庸懒散奢等不良风气,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优良党风凝聚党心民心、带动政风民风”。年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的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强调,“要精简会议活动,切实改进会风;提高会议实效,开短会、讲短话,力戒空话、套话”,“要精简文件简报,切实改进文风,没有实质内容、可发可不发的文件、简报一律不发”。这些新规,彰显了中央“改进文风会风”的决心。此前的年5月12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年春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开学典礼上所作的题为《努力克服不良文风积极倡导优良文风》的讲话,更是十分深刻、集中地阐述了树立优良文风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涉及文风会风问题的公文写作和处理,不能不引起各级领导和有关人员的高度重视。

进入新世纪新时期,作为实施领导和管理、依法行政重要工具和手段的公文,同我们整个行政领导和管理工作一样,面临着崭新形势的挑战。加入WTO、建立政务公开制度、加速民主化进程、广大群众法治观念增强、两微一端电子政务的快速发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积极推进,既大大拓展了公文的作用,也对公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文不再是“藏在深闺人未识”,只被少数人使用的“机密文件”,而是广大群众、社会各方面,乃至国际社会有关方面在我国办事的重要依据。在这种情况下,公文势必成为展示机关单位形象的门面和窗口。公文写作和处理质量的高低优劣,当然会受到社会各方面的检验和评说。为了提高公文的有效性和权威性,为了确保公文运行政令畅通、协调一致、利民便民,必须加速公文处理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努力提高公文写作和公文处理质量、水平和效率。

正是因为上述原因,年4月1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发了《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这是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中央主管机关首个对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办文工作作出全面系统规定的规范性文件。可以说,《条例》的颁发,对全国各级各类机关单位的公文写作和处理工作,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认真贯彻执行《条例》,是机关单位所有领导和工作人员提升领导和管理水平的一件大事。

结合学习贯彻《条例》,总结长期从事公文写作和公文教学的经验体会,根据当前机关单位办文工作实际需要,我们在《现代公文写作技巧》的基础上,重新修订、充实、编写了这本《现代公文写作与处理最新规范·观念·技巧》。

较之同类公文写作、应用写作专著教材,本书有以下特点。

第一,全面系统、准确地介绍、阐述了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年4月16日颁布、当年7月1日起施行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党政机关公文格式》,以及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关于公文处理工作一系列最新规定。阐述这些新的规定都注意到既遵循中央有关规定,又结合机关单位公文处理工作实际,颇具操作性、实用性。而有些新规是其他著述所未述或阐述不够准确、全面、具体的。

第二,比较全面地阐述了新时期机关单位尤其是领导机关在办文工作中应该树立强化的崭新观念,诸如新的公文环境观、依法行文观、公文处理工作规范观、公文现代文风观、公文写作民主观、公文语言和谐观、公文接受心理观、公文信息经济观等办文新观念,希望借以促进和推动机关单位转变办文观念,提升办文指导思想,更加充分、有效地发挥公文实施领导和管理的工具作用,发挥公文统领国内政治话语权制高点的引领作用。这些办文新观念,是我们多年来的研究成果,是其他著述均未涉及、论述到的全新内容。希望能够对读者有所启发,引起大家的   (四)公文的叙述

二、公文语言的特点

(-)准确

(二)简洁

(三)质朴

(四)得体

三、公文运用语言的特殊方式

(-)公文专用词语的运用

(二)介词短语的运用

(三)数字的运用

(四)模糊语言的运用

(五)省略句、非主谓句的运用

(六)联合短语、“的”字短语的运用

四、公文常用的修辞方式

(一)引用

(二)比喻

(三)节缩

(四)数概

(五)排比

(六)层递

(七)对比

(八)设问

第五编常用公文写作

第十一章党政机关常用公文写作

一、命令(令)

(一)命令(令)的涵义、用途及分类

(二)命令(令)的特点

(三)命令(令)的正本形式和基本结构

(四)各类命令的写法

二、议案

(一)议案的涵义及分类

(二)议案的特点

(三)议案的写法

三、指示

(一)指示的涵义

(二)指示的写法

(三)使用指示的注意事项

四、决定、决议

(一)决定、决议的涵义

(二)决定、决议的分类

(三)决定的写作

(四)决议的写作

五、公告、通告

(一)公告、通告的涵义及异同

(二)公告的分类

(三)通告的分类

(四)通告和公告的写作

六、通知

(一)通知的特点及用途

(二)通知的分类

(三)通知的基本结构和写法

(四)撰写各类通知的注意事项

七、通报

(一)通报的涵义、特点及作用

(二)通报的分类

(三)通报的写作

八、公报

(一)公报的涵义、用途

(二)公报的特点

(三)公报的写作

九、报告

(一)报告的涵义及作用

(二)报告的分类

(三)报告的一般结构和写作要求

(四)各类报告正文的写法

十、请示

(一)请示的涵义和用途

(二)请示的写作

(三)撰写请示的注意事项

十一、批复

(一)批复的特点

(二)批复的写法

(三)写作批复注意事项

十二、函

(一)函的涵义和用途

(二)函的分类

(三)函的写作

十三、纪要

(一)会议纪要的涵义及特点

(二)会议纪要的分类和作用

(三)办公会议纪要的写作

(四)其它会议纪要的写作

(五)写好会议纪要的要求

十四、意见

(一)意见的涵义和特点

(二)意见的分类

(三)意见的一般结构和基本写法

(四)撰写各类意见的注意事项

第十二章常用管理规章写作

一、法规、规章和管理规章文书概说

(一)法规、规章和管理规章的涵义

(二)法规、规章和管理规章文书的特点

(三)法规、规章与管理规章的区别

(四)法规、规章和管理规章的分类

二、规章与管理规章写作的基本方法

(一)写作结构的基本型

(二)撰写规章、管理规章的基本要求

(三)规章、管理规章常用语言的一些具体要求

三、常用管理规章写作要点

(一)规定、办法

(二)章程

(三)守则、规则

(四)准则、细则

(五)规范、规程

(六)制度、公约

第十三章会议文书写作

一、开幕词、闭幕词

(一)开幕词、闭幕词的涵义和作用

(二)开幕词的写法

(三)闭幕词的写法

二、会议报告

(一)会议报告的涵义和特点

(二)会议报告的基本组成部分

(三)工作报告写作要点

(四)会议总结报告写作要点

(五)专题报告写作要点

(六)撰写会议报告注意之点

三、提案

(一)提案的涵义和特点

(二)政协提案的写法

(三)撰写政协提案的要求

(四)一般提案的写法

四、会议记录

(一)会议记录的涵义和作用

(二)会议记录的结构形式和写法

第十四章常用决策、反馈文书与公务信息文书写作

一、可行性分析(研究)报告

(一)可行性分析研究报告的涵义和作用

(二)可行性分析研究报告的写作方法

(三)可行性分析研究报告的写作要求

二、工作研究

(一)工作研究的涵义和特点

(二)工作研究的分类

(三)工作研究的写法

(四)写作工作研究的注意之点

三、计划

(一)计划的涵义、特点及作用

(二)计划的分类

(三)计划的写作

(四)撰写计划的注意事项

四、总结

(一)总结的涵义和特点

(二)总结的作用

(三)总结的分类

(四)总结的基本写法

(五)总结的实写和虚写

(六)撰写总结的几点要求

五、答复

(一)什么是答复

(二)答复的特点

(三)答复的作用

(四)答复的写作

第十五章公务信息文书写作

一、调查报告

(一)调查报告的涵义和特点

(二)调查报告的作用

(三)调查报告的分类

(四)调查报告的基本结构和写法

(五)写作调查报告应注意的问题

二、简报

(一)简报的涵义及特点

(二)简报的作用

(三)简报的分类

(四)简报的写作

(五)简报的文面格式

(六)按语的写作

三、公务信息

(一)公务信息及其作用

(二)公务信息的特点

(三)公务信息的写作

第十六章常用机关事务文书写作

一、专用书信

(一)介绍信的基本结构及写法

(二)证明信的基本结构及写法

(三)慰问信的基本结构及写法

(四)表扬信的基本结构及写法

(五)感谢信的基本结构及写法

(六)祝贺信的基本结构及写法

(七)邀请书(请柬)的基本结构及写法

(八)聘请书的基本结构及写法

二、告启文书

(一)启事的用途、基本结构及写法

(二)声明的用途基本结构及写法

(三)海报的用途及写法

(四)公示的用途、基本结构及写法

三、大事记

(一)大事记的涵义

(二)大事记的作用

(三)大事记的写作

附章谋职文书

一、述职报告

(一)述职报告的涵义、分类、作用和特点

(二)述职报告的写作

(三)述职报告写作注意事项

二、策论文

(一)策论文的涵义、作用和特点

(二)策论文和策论的考试方式

(三)策论文的写作

(四)写作策论文的注意之点

附录

一、党政机关公文处理条例

二、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

三、GB/T-《标点符号用法》

四、GB/T-《出版物上数字用法》

五、GB/T-《校对符号及其用法》

六、公文写作及处理有关文件目录索引

后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bixiongs.com/lwjq/4955.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