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满江红之后,有必要科普一下真实的
老周
摘要:年春节档的电影《满江红》非常火爆,十天票房超过35亿,成为春节档的票房冠军。一时间岳飞、秦桧与《满江红·怒发冲冠》成为热议的话题,但是那段真实的历史,恐怕和许多人长期以来的认知不一样,甚至是颠覆性。这就让老周来科普一下。
年春节档的电影《满江红》非常火爆,十天票房超过35亿,成为春节档的票房冠军。一时间岳飞、秦桧与《满江红·怒发冲冠》成为热议的话题,但是那段真实的历史,恐怕和许多人长期以来的认知不一样,甚至是颠覆性。这就让老周来科普一下。
第一,《满江红·怒发冲冠》并不是岳飞所写,而是后人假托岳飞之名。
从这首词的文字上来说,有好几处存在疑点。首先是“怒发冲冠”,这是元曲里经常出现的戏文,但是在南宋时期,几乎没有这样的词语。而“踏破贺兰山缺”是最大的一个BUG,因为贺兰山在宁夏与内蒙古交界处,是在我国西北,宋朝时是属于西夏。而岳飞抗击的金军,是起自于东北,和贺兰山八竿子打不到。岳飞作为一个领兵打仗的军事将领,不可能会犯这样的地理错误。也有人说,在河北邯郸磁县也有一座贺兰山,西依太行,北靠燕赵,正在岳飞北伐的作战范围之内。但是这是一座小山,知名度完全不能和西北的贺兰山相提并论。但凡说起贺兰山,基本上都是说西北的贺兰山,除非特指,没人会认为说的是河北的贺兰山,所以要说是河北的贺兰山,实在有些牵强了。还有,这首词的最后“朝天阙”,意思是取得战争胜利,献俘阙下——这是中国古代一种表现胜利的仪式,将俘虏押解到皇城的宫阙正门前。但当时的皇帝宋高宗赵构,是主和派,一心要和金朝议和,根本不想打仗,哪有兴趣搞什么献俘阙下。岳飞很清楚这一点,所以肯定不会说什么“朝天阙”。
最重要的是,在明朝中期之前,所有南宋、元朝的文献里,都从来没有出现过这首《满江红·怒发冲冠》,就连岳飞的孙子岳珂编撰的纪录岳飞相关史料的《鄂国金陀粹编》和《鄂国金陀续编》里都没有收录这首《满江红·怒发冲冠》。所以,在民国时,很多文史界的大佬都已经认定这首《满江红·怒发冲冠》是明朝之后才出现的,完全就是后人假托岳飞之名。如今,只是因为这首词洋溢着高亢的爱国主义情感,再加上是民族英雄岳飞所写,那就更能鼓舞人了。
既然这首《满江红·怒发冲冠》都不是岳飞写的,那就更不可能是绝笔了。退一万步说,《满江红·怒发冲冠》字里行间的意境,也完全不是绝笔,而是表达北伐中原收复失地的那种豪情壮志。
岳飞虽然是武将,但也有很深的文学素养,算得上是儒将。而且也写过不少诗词,并且确实写过一首《满江红》,是确定无疑的岳飞所著,那就是《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现将全文摘抄如下:
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宋·岳飞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两首满江红一对比,差异很明显,《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是一种看到山河破碎却无力回天,一腔悲愤孤寂的情绪,因为在当时,岳飞为代表的主战派,在南宋朝廷是少数派,所以有这种情感是很正常的,也很符合岳飞当时的心情。
第二,十二道金牌逼岳飞退军,在历史上也是根本就没有的。
所谓金牌就是金字牌,是宋神宗元丰四年(公元年)伐夏之役之后正式开始建立的制度,并不是黄金打造的牌牌,而是在朱红色木牌上写着金黄色的“御前文字不得入铺”八个字,其实是一种文件传递的制度。金字牌传递的“御前文字”包括御笔手诏与御札、尚书省札子、枢密院札子、三省枢密院札子等,也就是既有皇帝直接下达的诏书,也包括尚书省、枢密院根据皇帝的意思下达的文件。当时还规定,所有的金牌都要采用速度最快的急脚递来传递。所以,金牌就是一种文件传递的制度,而不是文件内容。
而且在南宋历史上,从来没有皇帝一天之内对一个大臣一件事情接连下达十二道诏书,或者臣下在一天之内接到十二份诏书,而岳飞一天之内接到十二道退兵诏书,在正史上也没有任何记载。从逻辑上说,如果岳飞是忠臣,那么宋高宗只要下达一道诏书,岳飞就应该奉旨撤兵。怎么需要连下十二道?难道宋高宗知道岳飞一道诏书是不会乖乖奉旨行事的,那么岳飞还是个忠臣吗?这岂不是一个悖论了?
而且当时整个宋金战线的态势,对岳家军也不是很有利。尽管岳家军已经接连攻下蔡州、陈州、洛阳、海州等地,形势大好。但是和岳飞协同进军的韩世忠、张俊和吴璘三路大军却都遭到挫败,有的甚至已经退军。这样一来,南宋的北伐就只剩下了岳家军孤军奋战。对于这样的战略局面,岳飞其实也很清楚,所以他在夺取永安军之后,就没有再继续轻率冒进,而是慢慢退到郾城和颖昌,缩短战线,转攻为守了。金军也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兵分两路进攻郾城和颖昌。尽管岳家军在这两地都取得了重大胜利,但是也付出了不小代价,再要继续北进,兵力更加单薄,成功的几率更小。
在这样的情况下,岳家军一支孤军,仅仅五六万人的兵力,要想继续北伐直捣黄龙,显然不太现实。岳飞作为身经百战的优秀将领,自然清楚其中的问题。他应该是会主动选择退军,以图后举,这才是最明智的。而在历史上,岳飞也是这样做的。
所以,十二道金牌严令岳飞退兵,其实就是为了彰显岳飞民族英雄的光辉形象而刻意编造的。
第三,秦桧并不是杀害岳飞的罪魁祸首,他只是一个替皇帝背锅的具体执行者。
岳飞担任过的最高官职是荆湖北路、京西南路宣抚使兼营田大使,少保,开府仪同三司。宣抚使兼营田大使是实权实职,统领荆湖北路、京西南路两路(路是宋代最高的行政区划级别,相当于现在的省)的部队,同时还可以组织部队屯田。少保是荣誉职衔,正一品;开府仪同三司是一种待遇,通俗来说就是可以开衙建府,建立自己的行政管理团队。
这样的职务和品级,可以说已经位极人臣,后来即便被解除军职,但仍然是枢密院副使,正二品。枢密院是宋朝军事统帅机构,枢密院副使职能上相当于今天的国防部副部长,但级别还要更高一些,差不多相当于现在的军委副主席。秦桧即便是丞相,没有得到皇帝的旨意也是绝对不敢擅杀这样级别的一品大员。而且事后也没有因为杀害岳飞而受到处罚,而岳飞的家人、部将有很多人受到牵连,罢官撤职,发配流放,这也不是秦桧可以一手遮天办到的。
在岳飞遇害之后,宋高宗赵构还在位二十年,这二十年,岳飞基本上是“佞臣”的形象,这也不是秦桧可以凭借一己之力办到的。直到宋孝宗继位一个月后的绍兴三十二年(公元年)七月就以高宗的名义(此时赵构还在世)下诏,“追复岳飞原官,以礼改葬,访求其后,特与录用”。同年十月,孝宗又颁布正式文告,宣布追复岳飞生前少保、节度使等官职;岳飞的夫人,包括岳云在内的几个儿子也分别追封和官复原职。淳熙五年(公元年)年底,宋孝宗赐岳飞谥号“武穆”,这才算给岳飞彻底平反了。可以说岳飞的平反基本上都是在宋孝宗手上完成的,这些都充分说明了杀害岳飞显然是得到了宋高宗的授意,秦桧只不过是个具体的执行者。
第四,宋高宗赵构杀岳飞也不是因为岳飞要坚持北伐,迎回二帝。
很多人都认为宋高宗赵构要杀岳飞,就是因为岳飞坚决主张北伐,收复失地,迎回二帝。二帝一个是赵构的父亲宋徽宗赵佶,一个是赵构的哥哥宋钦宗赵桓,这两位前皇帝要是回来,赵构还能再当皇帝吗?这么想就太简单了,以当时南宋的国力、军力,根本不可能打败金军。所以这个“收复失地迎回二帝”其实就是个凝聚人心鼓舞民心士气的宣传口号而已,而且还是赵构自己最早提出的,他肯定不会为了这样一个宣传口号就杀掉战功卓著具有很高声望的统兵大将岳飞。
也有人说,赵构杀害岳飞是因为岳飞拥兵自重,统领岳家军这样一支战力强悍的精锐部队,有割据一方的可能,所以先下手为强,将岳飞解决掉。
但是,当时和岳飞齐名的张俊、韩世忠、刘光世,并称为“中兴四将”,都是手握兵权的军头,为什么不杀其他三人,而单单只杀了岳飞?
由于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是黄袍加身,通过兵变上位的。所以对拥有兵权的将领始终不放心,不但杯酒释兵权,而且还搞了一套“兵不知将,将不知兵”的制度,以避免出现将领获得基层官兵拥戴的情况。但到了南宋时期,由于要面对金军的军事威胁,提升部队战斗力,将领招募、训练士兵,形成了自己的嫡系部队,原来“兵不知将,将不知兵”的制度已经名存实亡。
如果,从对抗金军军事威胁的角度,也不可能干出杀掉岳飞自毁长城的事。那么赵构杀岳飞,到底是为什么?
一个原因是要和金朝议和,而岳飞是最坚决的主战派,之前南宋和金朝几次接触,岳飞不仅坚决反对,而且还在前线采取军事行动,导致议和都无疾而终。而这次议和,金朝主政的完颜宗弻(也就是演义小说里的金兀术)因为曾经被岳飞打败,对岳飞怀有刻骨仇恨,因此提出议和的前提条件就是要杀掉岳飞。
岳飞本来就要阻挠议和,再加上金朝的要求,赵构就得考虑除掉岳飞了。
岳飞是在在绍兴十一年的除夕(公元年1月)被害,南宋和金朝的和议在岳飞被害前两个月(当时岳飞已经下狱)就达成了,这就是史称的“绍兴和议”:宋向金称臣,双方东以淮河中流为界,西以大散关(陕西宝鸡西南)为界,以南属宋,以北属金;宋每年向金纳贡银25万两,绢25万匹。至此,南宋和金朝终于结束了长达十多年的战争状态。
另一个原因是岳飞对立太子多次发表意见,这就触动了赵构的逆鳞,犯了大忌。立太子本身就是非常敏感的问题,而且赵构没有子嗣,太子人选不得不从宗室子弟内挑选,这就更加敏感了。而岳飞作为一个手握重兵的大将,在如此敏感的问题上发表意见,不由赵构会动了杀机。这两个原因叠加在一起,就是宋高宗赵构要杀掉岳飞的动机。
这四点历史的真相,恐怕会颠覆了很多人多年的认知,但这才是真实的历史。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老周,本名周明,曾用网名光亭,长期从事军事战史研究,曾多次在凤凰卫视、上海电视台担任军事栏目嘉宾。出版过二十多本军事书籍,可在微店“知兵堂书店”、某宝网店“知兵堂书店”上咨询购买。现在喜马拉雅上有个人专栏“老周军事”,制作军事类音频节目。在各大视频平台都开设“老周新观察”视频号,解读军事热点,敬请支持。
转载请注明:http://www.bixiongs.com/lwjq/130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