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问丨今年1至4月,全省破获刑事案件抓
今天下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我省政法机关“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和“政法为民36件实事”有关情况,并回答提问。
人民公安报:
诉讼服务质量是人民群众到法院办理业务,感受最直接的方面,请问在提升诉讼服务质量上,省法院采取了哪些新举措?
廖伟忠答:好的。省法院一直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近年来大力推进诉讼服务“一站式”集约集成,让诉讼服务更加贴心、更加便捷。为进一步提高诉讼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我们准备进一步优化六项诉讼服务。
第一,是进一步强化诉讼服务中心“六大功能”。目前全省三级法院都建立了诉讼服务中心,今年所有诉讼服务中心要全部实现“六大功能”分区建设,这“六大功能”就是多元解纷、分调裁审、立案服务、审判辅助、涉诉信访和法治宣传,让老百姓办理诉讼服务事项“只进一个门、最多跑一次、最好不用跑”。
第二,是进一步畅通诉讼服务热线。是人民法院专有的诉讼服务热线,当事人可以通过拨打热线查询案件信息、办理进度、办理结果等,也可以咨询诉讼程序性问题等。下一步,我们将充实完善服务内容,努力实现群众的涉诉事项通过诉讼服务热线一号通办,做到打得通电话、找得到法官、问得清情况、收得到回复。
第三,是进一步优化适合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的诉讼服务。在信息化时代,如何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等群体的司法需求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我们要求所有的诉讼服务场所都建设无障碍通道,为老年人、残疾人预留便捷、安全的通道。对不会、不便网上立案,而到法院现场办理立案等诉讼事务的当事人,由诉讼服务人员代为完成智能诉状、材料上传、缴退费等网上立案事项,从柜台式服务转变为“肩并肩”的帮助,从被动应答转变为主动问询,让群众感受到数字红利,拒绝数字鸿沟。
第四,是进一步顺畅立案登记。近年来,山东法院大力推行网上立案,年1-4月,全省法院受理网上立案申请96.7万件,其中近20%的立案登记是在8小时工作时间以外完成的,实现了由原来大厅叫号排队立案向足不出户在线立案的转变。对于当事人通过网上提交的立案申请,我们要求3天内必须立案审核完毕。对于存在瑕疵的网上立案申请,工作人员在退回时必须一次性全面告知当事人需要准确录入的信息、补交的材料及相应要求。同时,加强对诉前调解周期的监管,对于诉前调解超过30天调解不成功的,强制转出、当即立案。
第五,是进一步完善网上诉讼服务体系。重点推出智能诉状自动生成服务,当事人可在山东法院电子诉讼服务平台诉状自动生成模块根据提示勾选信息,短时间内就会自动生成电子诉状,同时还会进行诉讼风险提示。目前,已经实现民间借贷纠纷、劳动合同纠纷、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离婚纠纷等16类常见纠纷的起诉状等诉讼材料自动生成。4月以来当事人利用智能诉状生成系统,生成诉状份,极大地方便了群众诉讼。大力推进网上庭审,去年全省法院网上开庭审理案件7.3万件,在情期间实现了“审判执行不停摆、公平正义不止步”。今年全省法院将新建处互联网法庭和远程调解平台,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智慧法院成果。
第六,是进一步推进多元解纷。省法院一直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注重抓前端、治未病,推动更多法治力量向引导和疏导端用力,促进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多元化解。今年以来,全省法院诉前调解案件23.9万件,调解成功13.1万件。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多元解纷力度,全省基层法院全部配备驻院调解员,加强与相关行业部门的协调,推动公证等部门参与多元解纷,强化与人民调解、行业调解的无缝衔接,为人民群众提供多样化的解纷途径。
中宏网:
公益诉讼检察作为检察机关的一项新职责,在守护老百姓美好生活,为民办实事中具体有哪些措施?
张爱军答:公益诉讼是检察机关的一项新职责,目的是为了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可以说公益诉讼是和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关系到老百姓的居住环境是不是舒心、吃的食品药品是不是放心,道路交通安全和个人信息安全等方面是不是安心。去年以来,我省检察机关共立案公益诉讼案件件,办理诉前程序件,提起公益诉讼件,取得明显成效。
下一步,检察机关将聚焦群众反映的烦心事难心事揪心事,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好工作:一是深化公益诉讼守护美好生活专项活动。检察机关在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方面履行好职责。对于在履行职责中发现的违法倾倒危险废物、违法堆放垃圾、违法排放污水等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行为,以及农贸市场、超市销售假冒伪劣食品、“网红代言”“直播带货”销售三无产品、虚假宣传等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督促相关行政机关依法履行职责或者依法提起诉讼。二是狠抓安全生产公益诉讼专项监督活动。针对风险高隐患多、事故多发易发的危化品、道路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特种设备等重点行业领域督促相关行政机关进一步依法履行职责,将相关措施落实到位。三是开展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公益诉讼专项活动。今年是建党周年,检察机关重点将在革命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加大公益诉讼办案力度,为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贡献力量。
为配合上述活动,我们还将建立公益观察员制度,吸纳社会各界力量支持和监督公益诉讼工作,提升公众参与力度。大家在生活中发现公共利益遭受侵害的案件线索,也可以拨打向检察机关反映,让我们共同维护公共利益守护美好生活。
大众日报:
请问省司法厅开展的行政复议“质量提升年”活动主要包括哪些内容,有什么具体措施?
刘淼答:感谢这位朋友的提问。活动主要包括6个方面的内容,即巩固集中行政复议职权,健全行政复议议事组织,推行行政复议提级管辖,全面提高行政复议审理质效,全面提高法律文书质量和全面加强行政复议履行监督。
下一步,我们将采取有力措施,深入开展好行政复议“质量提升年”活动,进一步提升行政复议工作质效。一是优化行政复议受理工作。畅通行政复议网上申请渠道,方便群众申请行政复议。对需要补正的行政复议申请,一次性告知需要补正的内容和补正期限,对未按要求补正或超期补正视为放弃行政复议申请的,要及时书面告知申请人。对无法确定是否符合受理条件的行政复议申请,坚持存疑受理。二是在被申请人答复环节,要求被申请人答复要在证明原具体行政行为合法、合理的基础上,重点针对申请人的诉求作出解释和说明。三是落实“公正高效、便民为民”和“实质性化解矛盾”的要求,鼓励复议机关进一步查明案件事实,对违法的原行政行为直接作出变更的行政复议决定。加大行政复议一并提起行政赔偿案件的审查力度,对应当承担行政赔偿责任的违法行政行为,行政复议机关应当依法确定行政赔偿数额。四是改革行政复议文书体例及撰写规范,增强行政复议文书的说理性、叙事性和释法性,详细阐明行政复议决定对法律适用和证据材料采纳情况,提高行政复议文书的专业化水平。
齐鲁晚报:
公安工作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和每一个人,请问公安系统是如何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
王海防答: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切实做好组织推动。省公安厅党委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紧紧抓在手上,动员组织各警种部门,认真研究具体措施,建立“我为群众办实事”事项清单,明确67项为民实事,每月调度工作进展,狠抓落实落地。围绕社会治安、电信网络诈骗等和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全省各级公安机关迅速行动起来,集中智慧力量,创新工作举措,掀起为民办实事的工作热潮。
二是全力维护安全稳定。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治安突出问题,组织开展“追逃犯、反诈骗、打盗抢、防极端”专项行动和社会治安起底式“大清查”。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严重暴力犯罪、“黄赌毒”违法犯罪和经济领域、食品药品环境领域违法犯罪,深入推进小案侦防工作,今年1至4月,全省破获刑事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数同比分别提升32.2%、53.8%。部署开展“团圆”行动,着力攻坚拐卖儿童积案,帮助失散家庭实现团圆。常态化开展警情清零、积案清仓执法“双清”专项行动,固化规范警情处置、案件办理长效机制,不断提升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水平和执法公信力。
三是推出便民利民措施。坚持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广山东“互联网+民生警务平台”,日均提供户籍、出入境、车驾管等高频服务近40万次。开展高速公路限速管理专项排查整治,全面推行区间测速,建立7项限速管理长效机制。加强电动自行车管理,组织挂牌进社区、设立便民挂牌点,完成全省万余辆电动自行车登记挂牌工作,数量全国第一。为急需出国境治病、行动不便的申请人登门办理出入境证件。开展中小学生居民身份证“集中办证周”活动,通过上门服务、延长工作时间、实行错时服务,累计办理48.9万余张,确保顺利参加会考和中考、高考。
山东法制报:
“执行难”一直是社会
转载请注明:http://www.bixiongs.com/lwjq/12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