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基因,薪火传承记青龙电大秋行

●——国家级重点职业院校,培养技术人才的摇篮

郭彦东,青龙电大分校行政管理本科学员,第十四届市人大代表,三星口乡三星口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是我县一名优秀村干部、脱贫致富带头人。

通过在青龙电大分校三年学习深造,在原有理论文化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了行政管理专业素质,并将所学知识及时准确运用到指导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当中。

三星口是我县著名革命老区,年建立了县东第一党支部洞子沟支部,郭氏一家在抗日战争时期先后牺牲郭长荣、郭子雨夫妇3人,著名的郭老太便是郭彦东的太祖母。洞子沟支部第一任组织委员、后任江西省抚州市委书记的郭子云是其大伯。自年以来,全家四代全是中共党员。

郭彦东年入伍,年从部队复员,年进入村委,年当选村主任,年当选村支部书记、村主任。期间年当选市人大代表。他本人于年被县人民法院评为“优秀信访协理员”,被市司法局评为“优秀调解员”,年被三星口乡党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一、扶贫扶志,大力弘扬革命老区优良传统

三星口地区是我党首先秘密开辟的重点地区之一。年农历二月,便在三星口乡西部和邱丈子乡及凤凰山乡相连的洞子沟村建立了党支部,在抗战中发挥了基层堡垒作用。

秘密扩大组织、开展抗日宣传、进行破交与开展锄奸斗争、配合主力部队做好后勤工作。支部建立后,三星口与附近地区的群众十分拥护共产党和八路军,抗日热情高涨。据不完全统计,三星口在各个历史时期牺牲的英烈达16人。作为抗日烈属郭氏一家的后人,郭彦东深知群众路线就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因此在工作中,他充分发动群众,弘扬革命老区的优良传统,移风易俗、鼓舞斗志,面向“贫穷”开战。

二、运筹帷幄,全面提升村庄基础设施建设

提升村庄基础设施建设是人民群众看得见、用得着的,是提升群众满意度的重点工作。

为方便群众出行,提升道路硬化亮化水平,郭彦东积极争取专项资金,协调帮扶单位,完成了村内所有通行道路的硬化,并安装了盏路灯,确保全村通行道路都有路灯照明。同时完成了村内80%以上的乡村作业路硬化工程,绿化美化乡村和统一垃圾回收处理。

郭彦东充分利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配备垃圾桶余个,确保每户一个,并在干路两侧配置大型垃圾桶24个,配置吸污车1台、清运车1台、环卫三轮车7辆,确保垃圾及时处理。同时筹措资金5万元,用于村集体垃圾集中清理,并统一交付环卫部门管理。

完成电网升级改造,确保生产生活用电。郭彦东通过与电力部门反复协商,争取到了万元的农电低压电网升级改造项目,完成了对岔沟、南庄、北庄、下出石4个自然村的电杆、线路、变压器等电力设施的升级更新,做到了每家每户高标准、全覆盖用电。

三、因事而议,抓住关键节点大力发展农业产业

三星口村于年开始五味子种植,经过六年的发展,目前全村种植面积达一百五十余亩,丰果期年产值可达百余万元。郭彦东针对五味子产业发展的势头,帮助有意愿的种植户在土地流转、种植技术、烘干保存、拓展销路等方面积极跑办,提供便利条件。

为村民陈付林丰果期产量过低的问题积极查找原因,锁定种植方面的技术问题,帮助其及时解决喷洒封地药物对五味子减产等诸多棘手问题。帮助解决李国平家五味子采摘后烘干问题,协助研究设备类型选择、烘干房占地、配套用电等问题的解决方案。

村内的香菇种植大户施跃军,目前投入五个大棚,其中暖棚三个,冷棚二个,年产香菇十七万斤。郭彦东针对该农户在种养殖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及时寻找食用菌方面的农业专家,并亲自把专家请到现场为种植户实地解决问题。

香菇出产时一个棚的日产量就可以达到两千余斤,五个棚就是一万斤,冷库根本无法存放,遇到特殊时期销售就会出现问题。郭彦东针对香菇滞销,想方设法联系帮扶单位、周边朋友圈,化身为香菇推销员、送货员,解决香菇农户产品滞销的问题。

四、统一思想,强化农村基层党建推进乡村振兴

郭彦东十分重视思想建设,深知夯实乡村振兴信念的重要意义。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党的思想建设首要任务,是统一党员思想的重要举措,是指引党员前行的指路明灯。

在当前乡村振兴中,个别农村基层党组织及极少数党员,表现出了“思想认识跟不上时代步伐”等思想问题。为此,他深入研究新时代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现实需求,进行党性教育和德性教育,让大家认识到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郭彦东十分重视组织建设,因为组织是筑牢乡村振兴的战斗堡垒。组织建设的基础在基层,所以必须要扎实做好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的领导力量,是党在农村工作的全部基础,是实施乡村振兴的指挥者、先锋队和战斗员。

打造一支有思想觉悟、有工作激情、有责任担当、有丰硕业绩的村两委班子。同时充分发挥驻村工作组的“尖兵”作用,引导脱贫工作持续有效的开展。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奖惩机制,确保党员干部集中精力干事创业。做事基层工作,与农民群众同劳动,了解群众诉求,解决群众困难,更好地服务群众,进而增强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吸引力。

郭彦东十分重视能力建设,这是实现乡村振兴最为关键的因素。在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中,他清醒的意识到,首先要强化领导能力,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第二要强化问题意识,要有处理问题的能力、解决矛盾的本领、真抓敢管的水平,做好乡村治理,为乡村振兴营造和谐有序的环境。第三要加强文化建设,培育乡村特色文化产业,激发传统文化活力,提高乡村振兴的文化软实力,为乡村振兴提供精神文化支撑。第四要利用现有资源,兼顾现实需要和长远利益,规划好建设好广大乡村,搞好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让绿色成为乡村的底色,彰显乡村宜居的本色,增添农民富裕的喜色。

通过电大三年的学习深造,郭彦东的思想更加坚定、思路更加清晰,乡村振兴谋发展、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关键还是如何解放思想,激发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带领广大村民干事业的热情。郭彦东在学习中提升自身素质,在实践中摸索经验,通过他不断地努力,现已成为一名让组织放心、让百姓称心的优秀农村基层干部。

END

温馨提示

如果你喜欢本文,请分享到朋友圈,想要获得更多信息,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bixiongs.com/lwgf/843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