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想知道导师喜欢什么样的研究生,必须了
随着考研学生越来越多,每年在初始环节就淘汰一大批人。有幸通过初试的同学,马上面临另一座大山——复试,复试直接决定你考研的成败。在初试环节已经你击败了大多数人,如果在复试环节功亏一篑,那就太亏了。掌握你命运的那些人就是在复试考官席上的导师,如何得到这些导师的认可,是复试能否成功的关键。什么样的考生更能得到导师的青睐和欣赏呢?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必须了解导师的诉求。导师带研究生的目的,除了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之外,还需要研究生能够做他科学研究上的助手,能帮他顺利出科研成果。所以了解导师有什么追求,复试中的考生对症下药,可以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成功。
在现实中高校中的研究生导师之间存在激烈烈的竞争,大家为了尽快拿出自己的科研成果,都希望能够招到,有潜力的研究生,在学术上助自己一臂之力,提升自己在专业领域内的学术地位,提升自己的影响力,。以便获得更多的科研课题,提升自己的行政和行政地位和经济水平。所以综合考虑,研究生导师在培养学生方面一般存在三方面的追求。
1、学术地位的提升
研究生导师要想提升自己在行业内的学术地位,就必须在规定时间内拿出几篇像样的学术论文,以及自己拿得出手的教学质量和获得自然科学基金的数量。这三个方面除去教学质量以外,其余俩各方面看你的文字表达水平,学术论文并不等同于一般的写作。主要看你的观点是否新颖正确,看你是否有较强的归纳和总结能力,学术论文不要求长篇大论,在能够阐明自己的观点基础上,文章越短小精悍越好。有写作天赋的同学,随便看上几篇外文,就能东拼西凑出一篇照猫画虎的论文,而又看不出明显的抄袭痕迹,足以说明这位同学有较强的归纳和总结能力,能够抓住事物的重点。基金申请,也是同样的道理,关键是看你的申请材料是不是情真意切、言之凿凿,有确切的数据和实例来支撑。如果这样的同学,英语成绩再好一些,能够顺利阅读一些比较前沿的论文,有扎实的英语基础和专业知识,更容易受到导师的青睐和欣赏。
2、行政地位的提升
导师在培养研究生过程中,除要求学生按规定做完一定的科研课题外,还根据工作安排做一些行政上的事务。尤其是对于自己喜欢的同学,更是特意安排你做一些零碎的工作。比如会议的安排,对外联系沟通,通过你在这些工作中的过程,锻炼你与人沟通和处理事务的能力。这个时候同学们只有放手,大胆的去做,想方设法完成导师交给的任务,在与人交往中不断锻炼自己的能力。注意在工作中要及时向导师汇报工作进展,争取导师对下一步的工作建议,以便把工作做得更好。如果你的行政能力表现很好,导师会优先安排你做学术和科研方面的研究,然后鼓励你继续读博,只有读博以后才能留校或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行政能力才会充分发挥出来。
3、经济水平的提高
读研的最终目的,就是提升自己的地位和经济水平。国家每年对于高校科研经费的拨款是很多的,但是对科研经费的管理也十分严格,不会让你胡乱花钱,浪费宝贵的科研经费,对你每一笔科研经费的开支流向每年都要做跟踪审计。目前高校有研究课题、研究经费的导师,会把科研经费的开支严格控制,多用于购置一些必要的科研设备,外出交流学习开会,日常的公用经费以及研究生补助的。有了科研成果可以生产一些样品或产品,在一定范围内推销,这种回报是比较高的。先有导师做出样品,交由客户进行试验完善,做出产品以后就可以向外推销,也就有了一定的经济收入。从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到商品,并不是一个人或几个人就能做到的,他需要这个团队既有设计人员做好产品的前期设计,需要公关人员做好产品的公关、生产、销售等环节。做这些的前提是必须有专业的团队,相互配合共同协作,才能完成。所以对于导师来讲,招收的学生必须要有良好沟通的能力,才能把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对于那种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人,只适合于在实验室做研究,否则你基本没有存在的必要。所以对于考研人员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较强的总结、归纳和表达能力。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导师在招收研究生时比较偏爱具有以下几种特征的学生:
1、清晰的思维能力
在面试时老师和你交谈的过程中,如果你有清晰的思维和流畅的语言表达能力,老师是非常喜欢的。因为导师将和你一起共同在学习三年,期间少不了的就是沟通和交流能力,清晰的思维代表你的可塑性很高,再加上老师和你交流的无障碍,老师愿意愿意带你这样的学生。
2、积极主动的沟通能力
对于胆大细心,敢于发表自己的建议的同学也是导师比较喜欢的,在跟随导师的学习中。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向导师汇报,加强沟通和交流。交流的过程就是信息相互传递的过程,积极主动的交流,也是对导师的认可。如果你不发表自己的建议和看法,别人心里感觉你可能不认可,传递给导师的信号是很可怕的。导师甚至怀疑你是不是心里有什么障碍,所谓“好人在嘴上,好马在腿上”,就是这个道理。
3、英语好的同学
由于当前一些比较前沿的科研成果或论文,都掌握在一些发达国家手里,基本都是以英文的形式对外宣传或公布。所以对于读研的同学不管是撰写论文,做学术交流,查询科研资料,都是对同学英语能力的一个严重考验。对于一个非英语专业的导师来讲,英语好的同学可以给他带来很多帮助,省去了很多麻烦,所以说英语好的同学在考研中也很容易受到导师的青睐。
4、出色的归纳总结能力
这样的同学能将复杂的事件,经过自己的高度归纳概括和总结,简短明了的语言说明事物的本性和特征,让人一听就懂,看你的材料一目了然。这样的同学能从纷繁复杂的材料中,迅速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关键部分,进而进行归纳总结,用自己的话完整地表达出来,再加上自己的思想看法,就变成最新的科研论文,经过导师修改审阅,即可发表,这样的同学是很容易出成果的。
5、较强的学习能力
大学阶段的学习,只是对专业知识大概的学习和掌握,而研究生生的学习,才是对知识进行重点细致的学习,有很多知识,都需要从头开始。需要同学们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快速学习的方法,才能跟上学习的进度。考研的成绩单只能说明你在大学的知识掌握情况,可能在学习效率上有所欠缺,研究生学习阶段,需要同学们提高学习效率。利用一年多的时间内把书本上的知识全都掌握好,剩余的时间在做大量的实验研究。同学们要想在今后工作中崭露头角,靠的还是要快速学习新事物的能力,需要有较强的学习能力。
6、适当的行政处理能力
导师在带研究生过程中,把大量的精力倾注在对研究生的培养上,一些琐碎的行政性的事务,都交给研究生来处理。对于处理这些琐碎的行政性事务,同学们可以加强与相关科室人员的沟通,达到快速、高效完成的目的,这个阶段需要同学有一定沟通能力和较强的执行力。
7、扎实的专业知识
在带研究生的过程中,导师更倾向于那些知识储备扎实,学业基础牢固的同学,对于这部分同学能够讲问题,分析的透彻,相关的知识讲解得清楚,读研后能够取得很好的成绩,所以说这部分学生也是导师比较喜欢的。
综合上述介绍了导师比较喜欢的具有七种基本能力的同学,在现实中导师喜欢的学生还具备其他的特征。希望考研的同学们正确认识自己,把自己的专业知识掌握好,现实中尽量展现出自己的特长,引起导师的注意,确保在考研中一战成功。
转载请注明:http://www.bixiongs.com/lwgf/127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