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110周年大学系列论坛并作

芳菲四月,在迎来清华大学周年校庆之际,学校隆重推出周年校庆“大学”系列论坛,面向全球双语直播。从“开放”“创新”“公益”“可持续发展”和“思想”五个维度全方位展现清华新百年新风貌。着重分享清华近些年来取得的丰硕成果、作出的应有贡献,展现清华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肩负的责任与使命。

我院院长、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江小涓,中国政府欧洲事务特别代表、我院兼职教授、清华大学SDG研究院联席院长、联合国前副秘书长吴红波,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我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清华SDG研究院联席院长薛澜,我院教授、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院长王名,我院副院长、清华SDG研究院执行院长朱旭峰,我院副教授、清华SDG研究院副院长朱俊明出席“大学·思想”“大学·可持续发展”“大学·公益”系列论坛并作精彩发言。

“大学·思想”

江小涓教授在“大学·思想”论坛上分享了对数字经济的思考。

数字技术为我们带来了什么?人文学科能为数字技术做什么?这是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小涓教授在论坛上讨论的问题。

“数字技术极大提升了人类跨越国界合作交流发展进步的能力。”江小涓从数字技术提升全球生产要素配置的能力、丰富各国文化交流分享、拓展了全球创新网络、提升了应对全球突发事件的能力等四个角度对数字技术带来的改变作了解读。

她也提出,数字技术在个人隐私保护,市场竞争维护,收入分配公平,社会秩序稳定等方面带来的挑战。“我们期待行政和法律能够有效约束数字技术带来的风险。”

但单纯依靠监管和政府间的合作是不够的,还需要社会各方的努力。江小涓认为,人文学科应发挥更重要作用,让人类共同价值观成为数字治理相关各方思考和行动的共同准则。

招聘软件可以通过数据挖崛判断女性应聘者是否怀孕,是否准备怀孕等;很多企业明示算法不能在宗教、肤色、种族方面产生歧视;基因编辑婴儿;网络虚假信息泛滥……

江小涓说,这些技术问题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bixiongs.com/lwgf/11193.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