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苗每年都要打吗张文宏说新冠疫
导语
未来新冠疫苗会不会像流感疫苗一样每年都要打?
全球什么时候能够恢复正常人员往来?中国什么时候能够打开国门?未来新冠疫苗会不会像流感疫苗一样每年都要打?
近日,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在一场大会上,对这些问题作出了最新判断。
No.1
中国何时能打开国门?
“世界各国有条件地恢复人员往来,今年下半年就会开始。我们希望中国在年上半年可以有条件地跟一些国家恢复往来,这取决于打疫苗的速度。”张文宏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
张文宏说,一些疫苗接种率已经比较高的国家,比如以色列、美国、英国,会“偷偷”地在今年下半年先开始恢复人员往来。并非别的国家不接纳他们,而是别的国家疫苗接种还没有完全结束。“所以,中国要赶快在今年年底把这个事情做了。”
同场论坛上,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工作组组长郑忠伟介绍,中国已向全球提供超过3.5亿剂新冠疫苗。在年剩下的7个月,无论通过双边方式还是通过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COVAX),中国向全球供应疫苗的数量一定会远远超过前5个月。
张文宏认为,即使中国向全球大量供应疫苗,但由于其他更多国家疫苗供不应求,只能优先保证国内使用,全球70多亿人口全部完成接种也得好几年。“所以全球什么时候恢复往来,不知道。但是一些国家有条件地恢复往来,今年下半年就会开始。我们希望中国在年上半年可以有条件地跟一些国家恢复往来,这取决于打疫苗的速度。尽快接种疫苗,满足有条件开放的需要,中国就可以跟世界上疫苗打得不错、发病率低的国家有条件地恢复人员往来。”
No.2
未来新冠疫苗会不会像流感疫苗一样每年都要打?
5月30日,在中国科学院学部第七届学术年会全体院士学术报告会上,谈及何时能回归正常生活,中国疾控中心主任高福表示,新冠疫情越来越呈现流感化的特点,可能要和病毒和平共处,慢慢习惯这样的生活。
“我们大家习惯流感以后,每年会发生流感,那就叫正常生活,”高福说,由于疫苗注射建立了群体免疫,对新冠肺炎将不再是防感染,而是防重症、防死亡,减轻疾病负担。
未来新冠疫苗会不会像流感疫苗一样每年都要打?在回答这一提问时,张文宏坦言,虽然大多数推断对此都得出肯定的答案,但目前还不能确定。他举例说,新冠感染者康复后带有抗体,但仍有20%的几率再次感染。同样,疫苗接种后的保护率随着时间推移会不断下降。
“所以,未来人们是不是需要反复接种疫苗,取决于今年接种疫苗以后,在第二年年底再进行评估,看看有多少人打了疫苗还感染。第二年如果没有再次感染那就再等等,等到第三年看看有多少人感染。直到打过疫苗的人普遍出现再次感染的现象,这个时候就是一个节点,是疫苗‘重新布置’的最好时机。”张文宏说。
中国与大多数国家的疫情情况存在很大差异。张文宏直言,有关新冠疫苗是否需要反复接种的相关数据,一定来自于其他国家。届时,中国可以参考由其他国家获得的科学数据,非常从容地进行新冠疫苗接种的“第二次布置”。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健康时报客户端
“我打完疫苗,多久需要再接种一次?”
最近我国正在大力推广新冠疫苗接种,这个问题无论是否打过疫苗,几乎都问过。
钟南山院士接受采访时回答说:如果新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慢慢降低,新冠与人类的长期共存将成为可能。我们可能要像预防流感那样,定期打疫苗。不过具体发展还是要持续观望。
(来源:网络)
对于这个问题,我的回答是——很有可能。
疫苗是否需要补种,主要取决于2点:
一是随着时间推移,疫苗的保护力下降水平;
二是新冠病毒变异体的出现,是否会影响疫苗的效力。
我们一个个来谈。
01打完疫苗后,怎么知道疫苗有没有用?我们评价新冠疫苗的保护力,主要看身体在疫苗的刺激下,血液里产生的中和性抗体多少。中和性抗体是由体液免疫应答(humoralimmunity)产生的。在人体对抗新冠病毒的过程中,你免疫系统的2个部门都在发挥作用:体液免疫应答和细胞免疫应答。
不过因为细胞免疫过程复杂难以检测,而血液中抗体水平比较好测量,所以目前在科研界多是以抗体水平来评价疫苗的保护力,这种方法虽不全面,但比较简单。
抗体(准确地说是中和性抗体)与病毒在细胞外结合后,使得病毒无法入侵细胞,在细胞外被巨噬细胞识别、吞噬并最终降解。
02为什么说中和性抗体面临挑战?中和性抗体会面临2大挑战。一是随着时间推移,抗体水平逐渐下降,我们在许多研究中已经看到了这一点。
前段时间智利研究人员发表在medRxiv的一篇文章,研究了新冠感染者的中和性抗体水平随着时间的变化。
研究发现,新冠门诊和住院患者在感染后都会产生很高水平的中和性抗体,血清中和性抗体水平在症状出现后的23天及27天达到最高峰。两组患者的中和性抗体水平均长期维持,在自然感染12个月后仍然存在,但水平也会缓慢下降[1]。
疫苗接种者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在接种6~12个月后,中和性抗体水平也都在缓慢下降。
Novavax重组蛋白疫苗的研究结果表明,接种10个月后,中和性抗体水平比最高峰下降一个数量级。
根据军事医学科学院发表在NEJM上的结果,两种灭活疫苗(国药集团和科兴生物的灭活疫苗)总共50名志愿者在接种不到2个月后,已有五分之一的志愿者检测不到针对新冠原始毒株的中和滴度[2]。
并且这项研究还加入了康复者血清的对照,对比结果显示,在接种两种疫苗后,中和性抗体的最高峰,比康复5个月后非重症患者血清的中和性抗体水平还要低。
所以我们可以发现,无论是自然感染还是疫苗接种,中和性抗体水平都会随着时间推移下降。
另外一个重点就是变异体的出现。持续出现的新冠病毒变异体,也可能会降低疫苗的有效率。
比如南非变异体的EK突变,会导致疫苗接种者血清中和活性下降10倍,而印度变异体的两个突变(LR和EQ)也会导致疫苗接种者血清中和活性下降4倍~6倍。在III期临床实验当中,面对原始毒株有效率高达96%的疫苗,到了南非面对大量的南非变异体,有效率骤降至60%。
所以中和性抗体的水平究竟下降到什么水平,会丧失对新冠病毒的免疫保护力,也就是说疫苗有效和丧失效果的分界线是多少?我们继续往下看。
03中和性抗体需要达到什么程度,疫苗才有保护力?5月18日,NatureMed上线了一篇非常重要的论文,这篇回答通过模型分析,试图回答了——中和性抗体水平需要达到什么样的程度,疫苗才具有保护力[3]。
研究对比了康复者血清与7种新冠疫苗接种者的数据,分析体外中和性抗体水平与预防新冠病毒感染之间的关系。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疫苗接种或者自然感染后的保护,除了中和性抗体以外还有T细胞反应和B细胞记忆等,不过中和性抗体在这方面的证据非常强,因此研究选择了中和性抗体。(另外正如上面说到的,中和性抗体水平也是一个比较容易检测和量化的指标)
这7种疫苗分别是:
-mRNA-(美国Morderna公司)
-NVX-CoV(美国Novavax公司)
-BNTb2(美国辉瑞公司)
-rAd26-S+rAd5-S(俄罗斯卫星V)
-ChAdOx1nCoV-19(英国阿斯利康公司)
-Ad26.COV2.S(美国强生)
-CoronaVac(中国科兴生物)
研究结果估计,中和性抗体水平达到康复者血清水平的20.2%,就有50%的概率避免有症状感染;中和性抗体水平达到康复者血清水平的3%,就有50%的概率避免感染后出现重症。
这个模型还预测了疫苗的中长期和面对变异体时的保护力,预测天后,高效疫苗的有效率从95%降至77%,较低效疫苗从70%降至33%。
(来源:参考文献[3])
对于新冠疫苗,世卫组织所设定的基准要求的有效性在50%以上,如果低于这个数字,可能就无法预防病毒感染了。
但是另外一个指标我们不能忽略。新冠疫苗对于重症的预防,有研究表明,预防重症的中和性抗体水平仅仅是预防感染水平的1/6左右(3%vs20%),因此即便未来没有接种增强针,体内残存的中和性抗体水平可能不足以预防感染,但是对预防重症仍然是很有效的。下面来看实例:
04接种疫苗仍被感染,疫苗到底有没有用?从5月21日广州本土病例确诊第一例郭阿婆开始,截至6月1日晚,广州医院收治的本土患者(含无症状感染者)共有50多例,有3例患者病情较为严重。平均年龄是49.1岁,重型和危重型平均年龄67.8岁。
根据临床观察到了此次本土病例的四大主要特点:此次的感染者,普遍病毒载量高;
疾病的传播能力很强;
患者的病情进展迅速,潜伏期非常短;
核酸转阴时间长。目前这些本土病例中,只有1例核酸转阴。
在这次本土感染病例中,发现有4例患者注射了第一针新冠疫苗,还没来得及打第二针,就被感染了。目前发现,只要是接种了疫苗,哪怕没有完成两针次的接种,基本病情都不重,临床反馈的结果显示,疫苗预防重症的效果很突出。05接种反应越强,免疫效果越好?疫苗接种反应强不等同于免疫效果好。可以理解大家都希望新冠疫苗接种后可以获得最优的抗新冠病毒免疫效果,要强调的接种者应区分开来这一观点。
目前新冠疫苗接种不良反应率低,且不良反应的发生仍是以局部反应为主。
06接种新冠疫苗前后注意事项有哪些?新冠疫苗接种前注意事项
(一)接种前,应提前了解新冠疾病、新冠病毒疫苗相关知识及接种流程,带好身份证。
(二)接种前保持平常状态。
(四)整理个人卫生,穿着便于穿脱或袖口宽松的衣物。
(五)接种前医生询问健康状况时,请如实告知相关信息。
属严重过敏体质、患有惊厥癫痫和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正在接受免疫抑制剂、激素治疗、慢性病发作期或者免疫功能缺陷的患者,不适合接种本疫苗。处于妊娠期的女性,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病期和发热者请暂缓接种。
新冠疫苗接种后注意事项
(一)接种后必须现场留观30分钟后方可离开接种点。
(二)止血棉签丢入医疗垃圾桶或黄色医疗废物垃圾袋中。
(三)注意个人卫生,避接种部位皮肤感染,同时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保证足够的睡眠和休息。
(四)新冠疫苗接种后保持原来生活状态,正常起居生活工作上班,同时避免接触既往已知的过敏原,保持清淡饮食,多饮水,避免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
(五)建议新冠病毒疫苗和其他疫苗间隔2周以上接种。必须注意的是,当因动物致伤、外伤等原因需紧急接种狂犬病疫苗、破伤风疫苗、免疫球蛋白时,可不考虑与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种间隔。
(六)回家后如出现发烧不退或持续不舒服,及时与接种点医生联系,必要时及时就医。
(七)建议当天不要洗澡。如要洗澡,要保持注射部位的干燥,避免用手搔抓和摩擦接种部位皮肤。
07接种新冠疫苗禁忌症有哪些?一、暂缓接种情况
1.任何原因(感冒、伤口感染、局部炎症)引起的发热(腋下体温≥37.3℃)。
2.痛风发作、重感冒、心梗、脑梗等疾病急性发作期。
3.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前后,正在进行化疗、放疗期间。
4.患有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严重神经系统疾病者(如横贯性脊髓炎、格林巴利综合症、脱髓鞘疾病等)。
5.新冠疫苗不推荐与其他疫苗同时接种。其他疫苗与新冠疫苗的接种间隔应大于14天。
6.注射人免疫球蛋白者应至少间隔1个月以上接种本疫苗,以免影响免疫效果。
7.18周岁以下暂缓接种,根据国家政策调整。
二、不能接种情况
1.既往接种疫苗出现严重过敏反应者(如急性过敏反应、血管神经性水肿、呼吸困难等)。
2.对疫苗成分及辅料过敏者,灭活新冠疫苗辅料主要包括:磷酸氢二钠、氯化钠、磷酸二氢钠、氢氧化铝。
3.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或未控制的严重慢性病患者。
4.妊娠期。
三、其他情况
1.建议用同一个疫苗产品完成接种。
2.灭活疫苗需要接种2剂,21天-56天完成2剂接种,超过56天要尽早补种。
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为什么新冠疫苗可能每年都要打:
一是中和性抗体水平会逐渐下降,二是有疫苗抵抗的变异体出现。
中和性抗体水平低于一定水平时,可能就无法预防有症状感染了,什么时间补种,目前还不确定,可能是一年,可能是两年,也可能更长,具体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但就目前的研究发现,仅仅需要一点点抗体,就可以保护我们远离重症。
这就是国家大力推广疫苗接种的原因之一,不仅仅是为了实现群体免疫,更是为了保护我们自己。
岁及以上人群接种新冠疫苗效果如何?“疫苗接种到今天,我们已经有很多真实的数据,目前还没有发现60岁及以上老年人打疫苗后有严重不良反应的案例。”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疾控中心主任高福在接受人民网“强观察”栏目记者采访时表示,60岁及以上人群很有必要接种新冠疫苗。同时,高福建议上述人群在接种疫苗前要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有所了解,实在拿不准的可以去疫苗接种点找大夫聊聊,医生会给出专业的建议。据了解,4月1日,国家卫健委转载请注明:http://www.bixiongs.com/lwzs/92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