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middot特刊万里北疆构建
万里北疆构建生态长城
科左中旗演绎绿色崛起
走进科左中旗,绿树环绕、红果点缀、花灌各异,近处是红果绿叶的特色种植基地;远处是退耕还林的盎然生机;田间地头里满是用于浅埋滴灌的一座座机井房;棚舍窖池中尽是承载希望、嗷嗷待哺的肉牛,这正是达尔罕大地的绿色生态样本。
近年来,科左中旗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意识,坚持在调结构、促转型、增优势、补短板上持续发力,自觉践行“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发展理念,以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富民强旗为目标,大力实施生态立旗与生态兴旗战略,重点实施“”农村经济结构调整重大战略工程(即建设万亩高效节水粮食功能区、退耕还林万亩、退耕还草万亩、特色种植万亩、肉牛养殖规模达到万头),优化农村牧区经济结构,以森林、草原建设保护和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为重点,着力走出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水平提高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绿色发展之路,大力推进全域增绿,加快实现绿色崛起、跨越发展,全力迈出由农牧业大旗向农牧业强旗进发的铿锵步伐。
01
节水项目区助农田增收
在科左中旗广袤的田野上,曾经的大水漫灌不见了,风靡一时的膜下滴灌也风光不再,取而代之的是遍野的浅埋滴灌,一场耕之变正在这个全国产粮大旗悄然兴起。“以前大水漫灌式浇地,几亩地就需要四五个人,有了浅埋滴灌技术之后,浇地省水又省工,只需要看着阀门就可以了,还比大浇大灌的时候省了一半水!”花吐古拉镇三家子村村民张金生说。据测算,浅埋滴灌技术较之传统的管灌技术,每亩节水立方米、增产80公斤、增收86元,年可节水1.4亿立方米。
近年来,科左中旗围绕保生态、兴产业、促增收、助脱贫的发展理念,将发展高效节水农业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推行绿色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累计投资17.3亿元,在全区率先大面积推行了浅埋滴灌高效节水模式,实施了.73万亩浅埋滴灌高效节水项目,覆盖全旗20个苏木乡镇场嘎查村26万农牧民,为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和全旗所有贫困户实现了节水农田全覆盖,为深入推进水价改革提供了左中方案。
科左中旗重点打造了“1+4”浅埋滴灌集中连片高标准示范区,即以敖包苏木、花吐古拉镇、舍伯吐镇为主的35万亩核心示范区,以及4个10万亩精品示范区。核心示范区内建立了农业专家工作站和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培训中心,开展节水、农艺和数字农业等先进技术示范、培训和推广;在精品示范区内推广大垄双行全程机械化作业和全自动灌溉、智慧种植信息化管理等技术,实现了农业生产、管理、灌溉、装备的现代化,确保了农业生产绿色安全、提质增效、持续发展,助推了农牧业大旗向农牧业强旗的转变。
浅埋滴灌高效节水技术提高了耕地收益率,为脱贫攻坚产业扶贫注入新活力。据了解,科左中旗通过集中流转土地、土地折价入股、提供就业岗位等方式,引导贫困群众调整种植结构,推动贫困群众土地流转赚租金、入股分红赚股金、入园打工赚薪金,为稳定脱贫提供了有力支撑,解放了劳动力,补齐补强了贫困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短板,项目区内人口年均增收达元以上,农牧民过上了“一手拿租金,一手领工资”好日子。
浅埋滴灌项目在减少环境污染、优化生态环境等方面的作用也十分明显。项目区内年节水压采2亿立方米,提高了植被覆盖率,增强区域性气候调整能力和水分涵养能力,改善项目区内的生态环境,促进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提高肥效利用率20%以上,减轻土壤板结,调节土壤温湿度和田间小区气候,抑制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降低农药用量。
浅埋滴灌项目提高了农田基础设施水平,加快乡村振兴战略进程,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基于农牧业比重大、人口多这一现状,浅埋滴灌项目统筹考虑了田、林、路、井、电综合配套,农机、农技、农艺各项措施同步推进,采用卫星导航精量播种、生态预警绿色防控、秸秆还田深翻深松、轮作倒茬结构调整、水肥一体智能灌溉、井电双控水价改革等一系列现代农业技术。
浅埋滴灌培育配套工业项目推动了全旗经济发展。年万亩项目区建成后,塑料管材使用量将达万千米,市场前景十分广阔。为提升项目带动力,科左中旗实行“以市场换项目”机制,项目实施单位需在该旗境内投资建厂,生产项目节水灌溉配套材料设备。目前已有5家企业开工建设,达产后将实现1.25亿元的产值,带动包括贫困人口在内多人就业。
现如今,项目区农田灌溉水利系数提升到了0.63以上,实现了“五省四减三增”的综合效益,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双赢”。与此同时,科左中旗注重发展雨养农业,扎实推进生物节水,对无水浇条件的地块,因地制宜发展抗旱能力强、又具有改良土壤作用的杂粮杂豆41.03万亩,高效利用雨水实现“小成本办大事”;通过玉米轮作大豆、甜菜、高粱、谷子等抗旱、耐旱、蓄水保墒能力强的特色经济作物,推动农业循环发展。据测算,特色经济作物种植相比玉米每年可减少浇水3次左右。
02
退耕还林促双丰收
“以前春季风沙特别大,刮起来都是成片成片的白沙子。经过退耕还林后,不仅风沙止住了、环境得到了改善,更给老百姓带来了收益,5年内老百姓每亩地净赚元。今年我们苏木准备进行7亩的退耕还林,用来栽种锦绣海棠、元宝枫、沙棘等经济作物,打造经济林,让老百姓实实在在得到生态、经济的双丰收!”花胡硕苏木林业站站长王洪斌说。
近年来,科左中旗优化林草产业发展布局,加快无立木林地恢复造林进度,持续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借助政策机遇以贫困地区为重点,利用3年时间完成退耕还林44万亩、无立木林地恢复造林56万亩,规划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万亩,即规划建设以50万亩沙棘为主的生态经济林,以20万亩锦绣海棠为主的果树经济林,以10万亩樟子松为主的景观经济林和以20万亩元宝枫、文冠果、桑葚、黑果花楸为主的其他经济林,实行“一村一品种”“一乡一特色”规模化经营。
年,科左中旗通过人工造林、封沙育林等人工措施与自然修复相结合的方式,完成科尔沁沙地综合治理56.5万亩,其中人工造林28万亩、封沙育林10万亩、天然林内无立木林地自然修复18.5万亩;完成沙棘生态经济林16.5万亩,海棠果树经济林4.5万亩,发展中小苹果其他经济林1.2万亩,国省干道两侧城镇周边、廊道营造樟子松等景观树种5.8万亩;无立木林地恢复造林完成26万亩;新一轮退耕造林完成1万亩;荒地造林1万亩;新建生态扶贫苗圃亩。一系列举措使该旗脆弱生态系统得到休养生息,植被得到快速恢复,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为深入开展森林资源清理恢复工作,科左中旗年计划完成无立木林地28万亩,以发展生态经济林、果树经济林和景观经济林为主,同步依托全旗百万亩生态经济林基地建设在花吐古拉工业园区内打造一个千亩果药加工园区,引进客商对沙棘、海棠、药材、黑果花楸进行仓储和加工转化,延长产业链条,实现果品药材转化增值。同时着力推进海棠、沙棘基地建设,重点打造希伯花镇5万亩海棠果树经济林、舍伯吐镇5万亩沙棘生态经济林“两个核心”,通过典型示范、重点突破等方式带动全旗林产业总体规模扩大。
科左中旗本着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协同发展的目标,着力构建林产业发展新布局,计划在北部、中部和南部分别构建一条林产业发展带,同时大力推进特色经济林培育,丰富林产业发展内涵,重点培育敖包苏木黑果花楸、花吐古拉镇文冠果、巴彦塔拉镇桑葚、协代苏木元宝枫、丰库多彩庭院果树5个建设面积1.5万亩的特色经济林建设乡,实现“一乡一特色”。
一路绿色一路景、绿随路走连成网、补空延伸建精品、城乡绿化不断档。科左中旗将在国道线、通鲁高速、哈民旅游公路、大保一级公路两侧米范围内进行廊道绿化工程,主要选择元宝枫、樟子松、沙棘等彩叶、彩果树种,规划绿化建设里程97公里、面积2.2万亩;计划建设乡村重点连线和高标准农田项目林路公里,主要选择栽植杨柳树大苗,林路工程至少栽植大苗两行以上。
同时,科左中旗将新增国家级森林乡村7个,自治区级森林乡村15个,绿化达标88个,达到村外森林化、道路林荫化、庭院果园化的标准,在村屯街路、板块、庭院整体进行绿化的基础上,全旗所有行政村街道绿化、板块绿化要全部填平补齐,绿化无漏点,全旗庭院果树做到全覆盖,打造左中的绿色生态样本。
03
退耕还草释放生态红利
“年的时候全旗全年收贮不到60万吨,现在全年收贮万吨,翻了一番还多,吃青贮的牛羊长的好,也卖的上价。”农牧局畜牧股股长张国臣说。科左中旗坚持自然与人工修复相结合,通过退耕还草、引草入田、种植青贮作物等措施,大力推行“小规模、大群体”“1头牛+1亩青贮饲料”模式,年完成草原综合治理93万亩,使左中的生态保护功能得到有效恢复。
近年来,科左中旗扎实推进天然草原修复工程,开展草原“清退护美”行动和草原建设工作。对全旗各种违规违法占用草原行为进行彻底清理清查,查清违法占用草地的种类、数量,按照占地性质和占地规模、依法进行查处,限期恢复植被;积极开展草原退牧还草工作,对盐渍化草原和沙化、退化草原,利用退牧还草、已垦草原治理项目进行恢复与改良。
年,科左中旗计划完成退化草原改良20万亩、毒害草治理5万亩,同时引草入林,落实林草间作7.5万亩;通过草原奖补引导、规范草原保护制度、实施草原建设项目、强化草原保障措施,建设“美丽草原”,实现全旗草原“严重退化草原面积和无植被覆盖占主体退化草原面积比例明显减少、草原植被覆盖度和草场产草量明显提高、优质牧草种类及数量和打草场面积明显增加”目标,使全旗草原逐步恢复生态功能及生产能力,展现美丽草原生机活力。
04
绿色循环优质发展
“以前家里种植玉米,经济效益不是很好,而且家里只有我一个劳动力,没有其他经济来源,还要供孩子上学,家里常常入不敷出。后来胜利乡大搞特色种植,发展血麦产业,正好我所在的谢家窑村就是血麦的原产地,一开始还不太敢种植,怕效益没有那么好,但后来看着胜利乡血麦产业发展的越来越好,并且打造了地标性本品牌,建设了血麦基地,而且今年还请了血麦专家来村里指导,这才让我坚定了信心,现在家里的18亩地都种植了血麦,通过搞血麦的特色种植,家里过得也越来越好,屋子变亮堂了,院子更加整齐了,还增添了很多新家具,供孩子上学也不是问题了。”谢家窑村低保贫困户鲍红梅说。近年来,科左中旗不断加快种植结构调整步伐,在保障粮食生产面积的基础上,增加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种植面积,鼓励农牧民积极发展特色种植.5万亩。
科左中旗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打破玉米“一粮独大”格局,在稳定粮食产量的基础上立足市场需求和产业基础加快“粮改经”步伐,依托龙头企业及耕地轮作、浅埋滴灌等项目,在保障粮食生产面积的基础上,增加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种植面积,玉米与特色经济作物、饲草料种植比例由去年的66:24:10调整为66:23:11。
同时,科左中旗通过政策扶持、机制创新、典型带动,密切农企利益联结,通过订单收购、价格保护、服务协作、流转聘用、股份合作等形式建立农牧业产业链与农牧民利益联结机制,鼓励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涉农龙头企业参与种植结构调整,在保灌区发展甜菜、瓜果、中药材等经济作物,在旱作区因地制宜发展有机杂粮杂豆、葵花等耐旱作物,因地制宜打造特色种植基地。
近年来,科左中旗落实玉米标准化生产示范区面积万亩,落实葵花标准化生产示范区5万亩,以“四进四控两利用”为抓手,从“水、肥、药、膜、秆、粪”六方面入手,推行以水肥一体化技术为核心,优质专用品种、精量播种、测墒灌溉、配方施肥、绿色防控、秸秆还田、深耕深松、全程机械化的“一核八辅”技术模式,实现了“四个百分百”全过程生产标准化。
年,在稳定粮食生产面积的基础上,科左中旗继续优化调整经济作物种类,科学指导轮作倒茬,确保全旗发展高效特色种植面积达到万亩以上;大力推进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建,着力开展高效特色农业产业示范基地建设,以高效节水浅埋滴灌项目区、设施农业小区、耕地轮作制度试点项目区等为依托,以庭院经济为辅助,着力推进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产业化进程,调整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
根据区域优势,科左中旗将扶持高粱、甜菜、杂豆等产业优先发展,抓好敖包苏木现代农业观光驿站4万亩精品循环路线,架玛吐镇以特种淀粉专用糯玉米为主的万亩结构调整精品示范区,舍伯吐镇、图布信苏木万亩甜菜示范基地及胜利乡以血麦为主的集复种、电商、田园观光旅游为一体的万亩绿色杂粮基地等具有较强辐射带动能力的示范基地,通过土地、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政策倾斜,促其扩大规模,提高生产经营水平,带动产业发展,加快形成跨区域的品牌化、规模化、特色化、优质化的高效特色农业产业示范基地。
05
经济发展“牛”代言
“以前我们村农户都是零零散散的养牛,规模也不大,年开始通过金融贷款和养殖大户带动等方式,大多数农户都开始发展养殖。现在我们全村常住79户共有头肉牛,最多的户有43头,最少也有3头,90%以上都发展养殖了。这样我们村养殖业的规模上来了,老百姓生活条件变好了。”巴彦柴达木嘎查支部书记李青河说。科左中旗依托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大力推进集饲草种储、种源建设、母牛扩繁、疫病防治、规模养殖、精深加工、市场交易于一体的肉牛全产业链建设,培育“中国肉牛之都”和冷鲜牛肉集散地品牌。
近年来,科左中旗以实施“”农村经济结构调整重大战略工程为契机大力推广实施肉牛产业,年科左中旗牧业年度家畜总存栏.6万头,其中牛44万头,超额完成计划任务.4%。结合“粮改饲”、高产优质苜蓿种植等项目的实施,科左中旗引导群众树立“为养而种”的生产经营观念,全力推进饲草料基地建设,鼓励引草入田和粮草轮作,发展全株青贮玉米、紫花苜蓿等优质饲草种植,落实“粮改饲”项目补贴、高产优质苜蓿种植项目补贴,实现“农牧结合、种养循环、草畜平衡”发展,多年生优质牧草种植面积达到5万亩,生产秸秆50亿斤、青贮饲料20亿斤、优质牧草0.6亿斤,畜牧业发展饲草料资源充足。
科左中旗依托农广校、畜牧、兽医、草原等部门,组建技术服务队伍,加强技术指导服务,在家畜饲养管理、品种改良、疫病防治、秸秆转化等方面,为现代畜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在青(黄)贮收集制作、干草储存等关键节点,开展现场技术指导和现场集中培训,农闲时节进乡入村集中培训,技术人员业余时间利用
转载请注明:http://www.bixiongs.com/lwyj/99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