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年度博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是中国社会学学科领域的国家级学术研究机构,成立于年1月18日,是中国社会学恢复以后成立的最早的社会学研究所。第一任所长是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此后,何建章、陆学艺、景天魁、李培林相继担任过社会学研究所所长,现任所长为陈光金研究员。

经过几代社会学工作者的努力,社会学研究所现在已经成为在中国社会学界学科门类比较齐全、人员规模最大的社会学研究机构。社会学研究所紧密联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研究我国社会发展中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课题;探讨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中国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对家庭、群体、阶层、组织、社区、社会结构、社会流动、城乡协调、区域发展、社会政策、社会问题、社会心理等进行专题性、综合性和整体性研究,为党和政府决策提供咨询,承担着新型社会建设智库和学术“走出去”的重要职责。

根据年社会学所的研究方向和招收计划,社会学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从即日起拟招聘博士后研究人员若干名,具体要求如下:

一、招收类型

(一)国家资助博士后

1.招收计划:4名

2.工作地点: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3.经费支持:博士后日常经费每年8万;另外可申请中国社科院博士后创新科研项目费每年8万(该经费须通过面试后另行申请,是否获得以项目立项书为准)。

4.提供博士后研究工作办公场所及设备。

5.按照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相关管理规定迁转博士后的人事档案、组织关系、户口等相关待遇。

6.为符合条件的国家资助博士后提供可供租用的博士后公寓或生活补助。

7.博士后进站后按程序认定中级职称;期满出站前可按规定申请参评副高职称。

8.鼓励和支持博士后向《中国社会科学博士后文库》投稿,入选成果将由全国博管会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全额资助出版,入选者同时获得全国博管会颁发的“优秀博士后学术成果证书”,如应聘中国社会科学院人才引进招聘岗位,同等条件下将予以优先考虑。

9.合作导师(按姓氏拼音排序)、招收方向及要求:

合作导师

招收方向

招收要求和条件

何蓉

社会学理论、宗教社会学

社会学或相近专业博士,具有良好的学术训练、研究技能和学力积累,有意愿从事社会学理论、历史社会学、中国宗教与中国文化等方面的研究。

景天魁

中国社会学史

承担《中国社会学史》写作任务

李春玲

社会分层或教育社会学

参与合作导师的研究项目,承担相关研究工作

李炜

社会质量指标分析、大型学术调查数据挖掘、大型学术调查数据管理

社会学/统计学/心理学/信息科学/法学博士毕业;精通量化分析,有大数据分析经验,有司法领域大数据分析者优先。

吕鹏

经济与科技社会学

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与专业知识,有相应的研究成果(博士论文或期刊发表文章)

王春光

农村社会学或社会政策

在核心期刊发表过2篇及以上文章

王俊秀

社会心态研究

心理学、社会学或相近的社会科学博士,具有良好的定量研究基础

王晓毅

乡村与环境

社会学或环境科学学术训练;良好的中英文交流能力;良好的田野工作经验

杨典

经济社会学、社会治理、移民与全球化

相关专业应届博士毕业生,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赵立伟

社会理论、社会思想史

对社会理论/社会思想史上的重要人物或主要问题有过系统、深入的研究;能熟练使用一门外语(英语、德语或法语)

(二)社会学研究所项目博士后

1.招收计划:4名

2.工作地点: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3.经费支持:具体根据合作导师的项目资助计划确定,资助金额每年8-15万,共资助两年,另外可以单独申请其他各类博士后基金和项目。

4.提供博士后研究工作办公场所及设备。

5.按照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相关管理规定迁转博士后的人事档案、组织关系、户口迁移等相关待遇。

6.博士后进站后按程序认定中级职称;期满出站前可按规定申请参评副高职称。

7.鼓励和支持博士后向《中国社会科学博士后文库》投稿,入选成果将由全国博管会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全额资助出版,入选者同时获得全国博管会颁发的“优秀博士后学术成果证书”,如应聘中国社会科学院人才引进招聘岗位,同等条件下将予以优先考虑。

8.合作导师(按姓氏拼音排序)、招收方向、招收要求:

合作导师

招收方向

招收要求和条件

吕鹏

经济与科技社会学

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与专业知识,有相应的研究成果(博士论文或期刊发表文章)

王俊秀

社会心态研究

心理学、社会学或相近的社会科学博士,具有良好的定量研究基础

王晓毅

乡村与环境

社会学或环境科学学术训练;良好的中英文交流能力;良好的田野工作经验

二、招收基本条件(须同时具备)

(一)国家资助博士后

1.政治立场坚定,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品学兼优、身心健康。

2.社会学、政治学、法学、行政管理、公共管理、社会政策等专业,有志从事社会学研究工作。

3.申请人博士毕业院校主要为国内“双一流”建设高校、世界综合排名或学科排名前位高校、中国社会科学院或中国科学院等国内重点科研院所(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三年)。

4.年龄35周岁以下(含35周岁)。

5.须全脱产(无劳动人事关系)专职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6.在博士阶段有一定学术成果发表或有参与项目等研究经历。

7.申请人不能申请到授予其博士学位单位的同一个一级学科的流动站做博士后,也不得申请到授予其博士学位的研究所做博士后。

8.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作人员不得申请在本院做博士后。

(二)项目博士后

1.政治立场坚定,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品学兼优、身心健康。

2.社会学、政治学、法学、行政管理、公共管理、社会政策等专业,有志从事社会学研究工作。

3.申请人于国内外院校博士毕业,在博士阶段有一定学术成果发表或有参与项目等研究经历。(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三年)。

4.年龄35周岁以下(含35周岁)。

5.须全脱产(无劳动人事关系)专职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达到招收比例的在职人员必须完全脱产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与原单位无劳动人事关系),一般应为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高校、科研院所教学科研人员。

6.申请人不能申请到授予其博士学位单位的同一个一级学科的流动站做博士后,也不得申请到授予其博士学位的研究所做博士后。

8.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作人员不得申请在本院做博士后。

三、在站管理

1.需遵守全国博管会对于博士后在站研究工作时间为21-24个月的要求。

2.在站期间,国家资助博士后和社会学所项目博士后须连续在社会学所科研处坐班3个月,服从研究所的管理制度。

3.须积极参加本单位组织的各项科研学术活动,按照博士后研究工作计划,发表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并按期参加中期考核和出站考核等。

4.其他未尽事宜,将根据人社部及全国博管委联合下发的《博士后管理工作规定》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工作管理规定》等文件精神,按照《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工作管理规定实施细则》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博士后工作管理规定》进行管理。

5.对于违反以上管理规定,中期考核不合格,出站研究成果考核不合格,或超期在站的博士后,以及达到其他退站条件的博士后,将予以解聘退站,同时不再享受博士后的其他国家政策和待遇。

四、报名要求及联系方式

1.申报材料(提供电子版即可)

1)登录

转载请注明:http://www.bixiongs.com/lwyj/807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