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课程论文作业学术不端行为的成因
北京皮肤病最好的医院 https://m-mip.39.net/nk/mipso_4658077.html
上一篇文章: 重要通知31日截止报名响应国家政策, 下一篇文章: 经验帖新鲜出炉部分院校复试真题部分拟
研究生课程论文(作业)学术不端行为的成因及对策分析
———以Z大学为例
近年来,教育行政部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文件,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对新时期健全研究生培养管理体系、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起到了关键性作用。研究生培养的质量,不仅仅是对“输出结果”的严格把控,更要重视“学习过程”的监管和督导。研究生能够以较高水准的专业能力步入社会,前提就是要在高校内获得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知识。研究生课程重在以研究、科研为主,课程论文则是研究生课程考核的重要形式,包括小论文、文献综述、调查报告、设计、技术总结、实验报告等。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信息共享的途径增多,电子资料的可复制性和易篡改性,给抄袭行为提供了更大的便利。为健全预防和处置学术不端的机制,各高校培养研究生单位纷纷与作业查重系统合作,向校内教师提供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服务,对学生的学术诚信严格把关。Z大学于年引入“‘中国知网’大学生课程作业管理系统”辅助研究生授课教师进行课程论文(作业)查重检测,授课教师可自愿报名使用作业查重系统。管理系统可对学生上传文章进行横向检测、纵向检测及校内互检,很大程度上节省了教师在日常审查作业中所耗费的大量时间,提高了教师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截止到年9月1日,—学年Z大学报名参加作业查重系统的任课教师共计人,检测学生人数共计人,分别占Z大学教师总人数的9%和学生总人数的19%,同比年初学校刚引入管理系统时报名的教师和学生人数,增长了7%和15%。由此可见,授课教师越来越重视学生学术诚信和科研成果的质量,同时也反映出,学生学术不端行为仍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在了解现有管理系统数据的基础上,为能够准确分析学生学术不端行为存在的原因,笔者重点对—学年内,参与作业查重系统的课程、教师及学生的数据进行了统计,并与部分教师进行了访谈,了解学生及教师对现存在规范学术不端行为规定的想法。在收集数据和资料的基础上,对研究生不同程度的学术不端行为进行统计分析,发现目前存在三个问题:(1)学术态度不端正,学术规范意识薄弱部分研究生在科研写作中存在无视学术规范,理所当然钻空子的不端行为。这种情况在课程论文中时有发生,学生为了快速完成写作,在网上摘抄文章进行拼凑或是将同专业师兄师姐的文章继续沿用变成自己的课程论文,心存侥幸以求蒙混过关;学生学术规范意识薄弱,思路不连贯,格式、语言和引用不规范,因此,文章常出现语法错误或是在引用已有研究成果时没有规范标注,导致文章重复率极高。(2)科研能力不足,创新性不高通过对部分学生的访谈,发现他们在创作文章前,选题更愿意侧重文章题目是否别具一格以及文章是否好写。但前期他们对相关领域的文献阅读量及理论概念的了解却大大不足,并且对研究方法的选用不够恰当。在完成的文章中,也常出现内容框架设计不科学、样本选取不科学等问题。文章创新性方面,从学年课程论文中可以看出,同学院同专业的不同课程,如果研究角度相似,一篇文章就可以略加修改,然后多次使用到不同的课程作业中,这种投机取巧的行为,严重影响了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导致文章千篇一律、毫无新意。(3)社会及校园环境的不良影响学术不端行为的产生,不仅有主观能动性的诱导,也有周围环境的影响。部分学生分析周围环境中的学术不端行为能产生高“效益”,而成本很低,因此学术不端行为预期收益大于行为成本。面对这种交易,少数急功近利的学生是愿意铤而走险的。在研究生阶段,学校实施“导师责任制”。很多导师在发现研究生的学术不端行为时,往往出于维护学生、自身和学院声誉的目的,对学生的学术不端行为处罚力度较轻,甚至包庇隐瞒,造成不良影响。针对以上三点问题,我们进一步从—学年报名使用管理系统的课程中,对查重结果进行了数据分析,可以在总文字复制比区间的统计中看出,复制比率在0%~10%的文献篇数约占80%,10%~20%的文献篇数约占15%,且随着总文字复制比率越来越高,文献篇数越来越少,但在90%~%的区间内,复制的文献篇数反超于复制比在40%~50%区间的篇数。其中,文字复制比高于90%的文章中,有16篇文章重复率极高的原因是引用了自己的文章。剩余大部分复制比较高的原因,是引用了已发表文章中的句子或段落。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及调查访谈,不难看出Z大学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的表现形式一般为抄袭、一稿多投、篡改三类。研究生作为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学习能力是其发展的原动力,高校的培养更是具有关键性的作用,为了更好地推进学校“双一流”建设工作,为社会提供高质量人才,解决学术不端原因造成的问题,我们结合Z大学现有制度及多年的教学改革经验,对预防学生学术不端行为提出以下三条建议:(1)完善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体系①可定期开展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大会。学校相关部门可定期组织举办学术道德交流会,从理论上讲解学术道德的知识体系和规范体系,提高研究生对学术道德的认知水平;也可以通过优秀毕业生讲述自身的学术经历和学习感受,为在校生立榜样、树学风起到积极的作用。②开设有关专业的论文写作指导课程,使学生规范学术意识、拓宽知识面、积累写作经验、提升专业文献阅读量。③严格实施导师责任制,发挥导师及任课教师的作用。导师及任课教师不但要传授知识和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也要对学生的学术道德意识进行把控,对学生的学术水平有详细了解,督促学生扩大知识储备。在指导学生学术创作方面,能够做到“一人一策”,切实提升学生的学术水平,做好引路人。(2)拓宽研究生视野,激发学术潜能可以多举措帮助学生提升学术能力,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使得学生在写文章时“想去说,有得说”。学校可以组织开展多维度的教学活动,鼓励学生进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学习,举办与实践相结合的专家讲座,推荐学生参加高质量科研交流会。积极开拓产教融合课程体系,将社会实践与课程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3)加强制度建设,加大整治力度学校及二级单位应制定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的相关制度。二级单位作为学生的直接培养单位,应加大学生学术诚信审核力度,对学术不端行为加大惩治力度,做好和校级部门的联动工作,层层把关。首先,学校要对各种已经出现的学术不端行为进行认真分析和总结,制定更详细的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建设的管理条例,合理规范研究生的学术行为;其次,管理条例应充分考虑文章的特性,建立公平公正的复核渠道;最后,要对已经出现的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进行定期的整治和处理,加大有关处罚学术不端行为相关信息的宣传力度,对有学术不端倾向的学生产生警示作用。研究生教育肩负着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创新创造的使命,在过去,研究生教育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但放眼未来,研究生不仅是中华智库的中流砥柱,更是推进我国迈向科技大国的核心动力。为了更好地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整肃学风,将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进行从严、从细、从深的治理是关键。作者简介:刘秀娟(—),女,汉族,河南郑州人,经济学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刘莹(—),女,汉族,北京人,工程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来源:科技文汇年第10期43页-44页
DOI:10./j.cnki.kjwha..04.
中科国鼎数据科学研究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bixiongs.com/lwyj/77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