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万字长篇论文致敬中国互联网25年
摘要
年是中国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25年。25年来,互联网对中国最大的价值和意义,就是将中国从过去一个弱联结的社会变成了一个强联结的社会,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结构和运行方式,以及动力机制,由此带来了社会、经济、文化、生活和政治等各个层面的变化。本文超越技术和产业,系统回顾中国互联网25年历史,从互联网促进社会互联程度的角度,以“互联”为核心,将中国互联网发展历程划分为弱联结、强联结和超联结等三大阶段,以此总结过去25年的经验和特征,概括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挑战。并通过研究昭示中国应该继续沿着促进人类互联的正确方向,不断创新,敢于引领,做出中国独特的贡献。以全球视野和格局,面向更加具有历史使命感的下一个25年,以迎接超联结时代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人类网络命运共同体的到来。
本文刊登于《现代传播》年第4期(总期),题目为《中国互联网25年》
一、文献综述
年4月20日,是中国互联网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25周年。这25年,无论是中国经济和社会,还是中国互联网本身,都经历了波澜壮阔的大变革。如何回顾和总结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历程和社会贡献,始终是过去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之一。人们主要从商业史、技术史、经济史和媒体史等层面,展开研究和总结。因为时间跨度不同、着眼的层面不同,使得迄今关于中国互联网历史的总结五花八门,尤其关于中国互联网发展阶段的划分,更是相当凌乱。
今天,中国互联网历经四分之一个世纪的发展和演进,使得我们有基础和条件,可以超越技术、媒体、应用和产业等层面,在更高的社会变革和时代进程的维度,更开阔地回顾和总结一下过去25年来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历程和演进逻辑。
迄今为止已有诸多对于互联网发展历程的记录和解释,正如有学者所言,研究互联网需要有“互联网时间”观,“十年的时间在社会科学研究的时间段上只是一瞬间,但在互联网时间上堪比万年”(LoaderDutton,)。虽其中不乏《中国网络媒体的第一个十年》(彭兰,)、《中国网络媒体20年》(闵大洪,)等学者的著作,更有《网事十年》()、《沸腾十五年》()、《浪潮之巅》()等商业史著作,但整体而言,有关中国互联网历史的学术成果依然单薄和碎片化。这些研究成果可以分为两部分:1)白癜风克星专家详细介绍白癜风丸说明书
转载请注明:http://www.bixiongs.com/lwyj/35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