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3290项涉企轻微行政违法可免罚罚不

白癜风北京专家 http://www.txbyjgh.com/

因为没有在发布的广告中标注“广告”字样,前不久温州一家广告公司面临可达10万元的罚单,正当企业负责人为此焦虑不安时,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却给出了责令改正、免予罚款的处理。这是监管部门综合考虑相应情节,如当事人系涉及该违法行为、涉案广告不会使消费者产生误解等因素而作出的决定。

涉企轻微行政违法可依法免罚,并非这一家企业才享有的特权。今年4月以来,温州市司法局牵头,逐步在全市范围内梳理推出“免罚清单”,通过依法在行政执法中融入柔性举措,为全市民营企业提供容错支持。截至目前,温州37个市直部门和11个县(市、区)已梳理项免罚事项。

“免罚清单”的出台,是温州打造“两个健康”先行区的尝试和探索。如何在坚守司法底线的前提下,平衡执法中的“尺度”和“温度”?温州这纸“免罚令”的分量值得我们去掂量。

温州市交通综合行政执法队的执法人员走进运输企业,帮助开展整改。

良性互动有啥用

违法警报大幅下降

“你公司因动态监控主体责任未落实,有两起疲劳驾驶、超速行驶违章行为,已涉嫌违反《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督管理办法》,请你公司接到本通知后,携带营业执照、道路经营许可证、委托书等相关证件到我单位配合调查处理。”今年4月初,温州市龙发运输有限公司总经理方敏收到了温州市交通综合行政执法队寄来的一份《违章调查通知书》,他一拍大腿,叹了口气说:“又要挨罚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他的企业将面临元以上元以下的罚款,“金额虽不多,但如果留下不良记录,显然会影响企业发展。”

可当方敏带着相关证件,找到温州市交通综合行政执法队机动执法队副队长张驰时,迎接他的却不是一纸罚单,“这次约谈后,抓紧回去整改,如果整改合格,可以免于处罚。”起初,方敏还以为眼前的“大盖帽”在开玩笑。张驰拿出队里制定的《涉企依法不予行政处罚的轻微行政违法行为目录清单》,找到相关条目,逐字逐句念给他听:“这一类违法行为的最低处罚规定是责令整改、政策辅导等,的确可以免于处罚,不过具体还要看你们的后续表现。”

回到企业后,方敏立刻制定了加强驾驶员岗前理论培训、调整班车发车时间和强化内部奖惩机制等举措,全面进行整改。连续3个月,在交通监管平台上,龙发运输有限公司没有一辆班车触发警报和发生一起重大交通事故,最终果真没有收到罚单。

“这份‘免罚清单’对企业来说太好了。”办企业10多年,方敏很清楚,有时企业并非故意违法,而是对专业性很强的法律法规没能及时掌握和吃透,一不小心就踩到了“雷区”。比如去年底,温州市交通综合行政执法队针对道路运输安全的“超速行驶”和“疲劳驾驶”两项重大安全隐患行为,启用了一套全新的研判规则。起初在监管平台上,系统一周监控到的警报就有多条。“适应规则,调整发车和接驳时刻表需要时间。”方敏说。对于规则本身企业也有自己的想法,有的运输企业反应,按照规则要求,车辆日间连续驾驶不超过4小时、夜间连续驾驶不超过两小时、进高速服务区每次停车休息时间不少于20分钟,“如果遇上堵车怎么办?为了准时到服务区,加速超车也可能引发风险。”方敏表示。

制定规则的初衷是为了有效管理和保护企业,如果动辄处罚,企业难免产生对立情绪。当张驰为这事苦恼的时候,温州出台了一则通知,要求各行政执法机关认真梳理并逐项列明涉企轻微违法清单。他试着将动态监控主体责任未落实列在了本部门的21条清单中,开了一个免罚的口子。“效果到底怎么样,我们当时也没底。”张驰坦言,直到几个月后,他惊讶地发现,平台上警报信息已经整体下降到每周40多条,降幅达到了95%。“执法部门给了我们信任,将心比心,我们当然愿意配合。”采访中,记者不止一次听到来自企业主类似的声音。

这场刚中带柔的执法变革,正在温州的执法部门和企业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处罚只是手段不是目的。”省法学会学术委员主任牛太升长期

转载请注明:http://www.bixiongs.com/lwyj/1337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