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志平经营之道就是赚钱之道新浪财经
来源:财资一家每晚七点半,一起看财资看未来编者按:企业经营常常陷入两难或多难选择之中,做决定之前要反复掂量,衡量利弊,如何穿越这些迷思,对纷繁复杂的事物拨云见日,这是企业家和管理者每天都必须面对的问题。学管理不是要给人定型,而是开拓人的视野,提供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增强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能够以清醒头脑面对难题,以缜密思维做出判断,以持续思考力和高效行动力进行创造,这正是探讨企业迷思的真正意义。今天给大家推荐的新书《企业迷思:北大管理公开课》,为企业从业者冲破困顿、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提供了宝贵指南。管理是做企业的基本功。从工业革命开始,企业的核心就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由此开启了管理时代。但面对今天快速发展的新技术革命和需求变化,如果只依赖管理,企业很可能会停滞不前,甚至倒闭。因为在这个时代,大量的技术和经验嵌入智能化机器,作业员工的数量大大减少,传统管理的效能在减弱。企业的主要矛盾已不再是管理问题,而是经营问题,即如何在不确定环境下做出选择,实现盈利。从管理到经营,是今天企业和企业一把手必须要转的弯子。很多企业领导者常把经营与管理混为一谈,认为只要抓好管理就万事大吉了,这是非常错误的。年,我写了篇文章叫《从管理到经营》,谈的就是这个问题。经营和管理其实很难分开,经营里有管理,管理里蕴含着经营,但两者又有区别。管理面对的主要是人、机、物、料之间的关系,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经营是在不确定性中研判和选择技术路线、市场策略、价格策略、商业模式等。两者的侧重点和目的不同。管理学家法约尔将企业的全部活动分为技术活动、商业活动、财务活动、安全活动、会计活动、管理活动这六种,并提出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作为企业行政管理的主要内容。泰勒提出例外原则,指出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把一般的日常事务授权给下级管理人员去处理,而自己只保留对例外事项(即重要事项)的决策和监督权。虽然他们已经意识到超出管理的技术、投资决策等经营问题,但在早期工业阶段,大都是卖方市场,技术相对低下、员工人数众多,在那种情况下,管理就是主要矛盾,只要能提高劳动效率、降低成本、保证质量,企业就可以生存和发展。而随着技术提升、竞争加剧,企业的不确定性越来越高,今天做企业,不仅需要好的管理,更需要好的经营。世界上管理杰出的企业因为一个经营失误就轰然倒下,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大家熟知的摩托罗拉就是这样,著名的“六西格玛管理”就是它创造的,但当年它投资铱星电话的一个经营失误就使它一蹶不振。诺基亚公司倒闭时,诺基亚总裁说了一段引人深思的话,“好像我们什么也没做错,但我们倒闭了。”他说的什么也没做错是指诺基亚一直按照管理原则正确地做事,但并没有适应平板手机这场变化,没有了解手机用户的新需求,所以面对苹果平板手机只能轰然倒下。由此可见,管理是正确地做事,主要目的是提高效率;而经营是做正确的事,主要目的是提高效益。现在对企业的一把手来讲,最重要的不再是管理,而是要把管理授权给别人去做,自己花更多的时间、精力去面对不确定性。我经常跟大家讲,管理是眼睛向内,经营是眼睛向外,企业一把手,既不是当官的,也不是传统的管理者,应该首先是个经营者,核心能力是经营能力。经营之道就是赚钱之道。赚到钱的不见得都是好的经营者,但赚不到钱的一定不是好的经营者。企业是经济组织,是营利组织,不会赚钱的人不能做一把手。一把手要坐镇经营,自己先做正确的事,再让大家正确地做事。如果自己要做的事情选择错了,即使大家做得再正确也没用。强调从管理到经营,不是说管理不重要,而是经营更重要。在改革开放40多年后的今天,我国企业管理水平普遍提高,如果还有哪个工厂跑冒滴漏、脏乱差,就是不具备基本能力,就好比研究生不会四则运算一样。回想以前我当厂长那会儿,企业开会大多数是管理内容,大修理、质量控制、现场管理等,而现在开月度经营会主要围绕市场、价格、创新商业模式等经营问题,每次会都是EMBA的高级课程。正是因为这样,经过多年训练打磨,中国建材培养出一大批经营者。在中国建材,各业务板块的一把手,80%的工作是经营内容,20%的工作是管理内容。因为中国建材是一家成熟企业,管理的基本功该有的都有了,大量的管理工作下移,而企业高层可专注于经营工作。在中国建材,我要求工厂管理必须出色,无论是水泥厂、玻璃厂,还是石膏板厂,都要管理得井井有条;同时,管理工作要交给主管生产的企业负责人,而一把手要把工作重心从繁杂的日常管理工作转向核心经营工作,身份也由管理者转变为经营者。我不提倡企业一把手一天到晚泡在车间里,一把手要时刻
上一篇文章: 工商出版社中华商标协会商标系列新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bixiongs.com/lwyj/126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