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国内博物馆策展人制度研究以广东
博物馆策展人制度的构建对展览质量的提升至关重要,国内正处于探索阶段。根据广东省博物馆的展览现场考察和策展人访谈,从制度层面和实践层面进行探讨,得出粤博的展览遴选制度和“项目负责人制”对活化展览主题、培养策展人综合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同时策展人制度的建设仍需解决激励机制不完善、权责范围未明确等问题。
广东省博物馆;项目负责人制;原创展览;策展人
一、选题源起
截止至年,随国家政策的扶持和文化行业的兴起,中国大陆博物馆数量已达到间,其中广东省占间[1],并且仍处于逐年增长的状态。在竞争压力下,博物馆急需提高核心竞争力,通过深化陈列展览策划提升文化影响力,适应博物馆发展需要[2]。国内正在探索适合中国博物馆体系的策展机制,湖南省博物馆、苏州博物馆、南京博物院等博物馆都进行了尝试。广东省博物馆自年起实行原创展览遴选制度并竞争性选拔策展人,凭借“项目负责人制”实现了策展由部门制到项目制的转型。本文将以粤博“项目负责人制”为参考,研究博物馆策展人的选拔过程、策展实践、激励方式,以及博物馆策展人制度的构建。
二、文献综述
直接讨论博物馆策展制度的文献比较稀缺,港台地区也并不多见。提及策展机制的文献包括在期刊发表的关于原创展览制度的讨论,以及馆长、策展人的访谈;也有部分出自会议论文集,汇报各博物馆的策展制度实践。
年,博物馆学者甄朔南将Curator一词翻译为“研究馆员”,并介绍美国博物馆实行的Curator制度。年到年,中国丝绸博物馆承办了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研究课题《CURATOR体制——中国博物馆改革思路之一》[3]。年,湖南省博物馆进行了国内最早一批博物馆制度改革,将传统的“三部制”策展模式转为以项目为导向的组织结构,由项目负责人具体负责展览的全程运作[4]。年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发布实行的《博物馆管理办法》[5]对陈列展示做出了明确规定,业内对于“展示”更加重视,
转载请注明:http://www.bixiongs.com/lwjy/46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