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降新公司担任部门经理,副职联合员工架空
空降现在的公司担任人事经理岗位,刚开始2个月基本上是被架空的状态,我也是用了这段时间做了三件事让副职成了我的左膀右臂,确实过程很艰难,但好在做到了。
说到被架空其实也是有原因的,能进入完全靠的是运气,再往后就要靠自己的能力能否跟得上自己的运气
1、现在的公司是集团性质的大公司,而我之前所在的公司都是小公司,小公司跳槽大公司本身就很困难,能进去不仅靠自己的能力也要靠运气;而我大部分靠的就是运气。
因为职业瓶颈问题再加上对前老板寒心我决心跳槽,但是又不想出现职场空档期,所以一直都是骑驴找马了将近两个月,这两个月断断续续的面试了6家公司,都不是很满意,因为我要跳槽的目标公司需要具备这三点:
规模在人以上,最好是集团性质的公司,不仅有总部,还要有分公司。
人事部基本成熟,空降公司担任人事部经理的岗位;
离家距离不超过8公里,方便开车。
之所以没有提到薪资待遇,因为我知道本身我从小公司跳槽过去就很困难,只要是能跳槽成功,待遇上至少是要比现在强,而且我看中的是大公司的平台以及发展问题,不单纯是待遇的事情,相对正规一些。
当时这家公司的前人事部经理跟我联系,我很纳闷既然有人事经理为何还要让我去面试呢?但是公司背景确实不错,所以我决定去试试看,万一机会很合适呢?
利用休班的时间约了面试,当时给我面试的是副总,我连前人事经理的面都没见到,还是面试基本结束,副总告诉我前人事经理因为得了癌症(可治疗,目前恢复得还不错,只是不能从事压力大的工作了)医院,公司用人很着急,希望我能尽快入职,并且决定将前人事经理升职人事总监(只是一个名称而已,对老员工的尊敬)。
机会难得,我面试完回到家直接给前老板发了离职申请,并且给了她一个无法拒绝我的理由,很快入职现在的公司。
2、其实我的能力小公司完全可以应付得来,但是像这样集团性质的公司,虽然是控股公司,非常的正规,能力还欠缺,而且很多的工作习惯不适合大公司,我需要时间转变。
我入职以后是由一人事主管吴主管跟我对接工作,副总也会对接一部分,吴主管是前人事经理很喜欢的员工,前人事经理突然住院,人事部的工作都是她在处理,有能力有脾气,后来我才知道她之所以能带着人事部其他人一起架空我是有原因的:
原本吴主管就是前人事经理最喜欢的员工,前人事经理有什么重要的工作都是交给她来做,她是唯一的人事主管,其他的都是专员跟助理。
前人事经理突然生病住院,副总接着给吴主管打电话让她暂时兼着人事经理的岗位,吴主管以及部门其他人都以为她就是内定的人事经理,大部人还是有一种巴结的意思。
吴主管在公司已经将近5个年头,公司的老员工了,部门其他人除了周姐都比她来得晚,她基本上算的上除了前人事经理以外最了解人事部工作的人。
刚开始半年基本上是被架空的状态,我也是用了这段时间做了三件事让吴主管成了我的左膀右臂,确实过程很艰难,但好在做到了。
第一件事:先“隐忍”,熟悉公司环境、部门环境(尤其是人),熟悉业务。
我很珍惜这些机会,即便是知道很难,有可能被踢出局我还是决定试一试,确实我承认光试用期就有三次想要离职的念头,有一次直接提出了离职,前人事经理把我劝下来了,也是这次决定我必须要坚持试一试,如果就这样走了可能会心有不甘。
正因为前人事经理劝我我才确定其实吴主管虽然是部门其他人认定的人事经理,但其实并不是领导认定的,也就是说只要我能融入部门工作,尽快适应公司环境就可以得到领导认可。
熟悉公司环境跟部门环境其实并不难,难的是了解这些人,很明显吴主管知道我的到来,提前给部门其他人做过工作,表面上客客气气的欢迎我,但实际上很抵触。
比如我找他们聊聊了解他们的工作基本上是“说3分留7分”,想要完全了解很困难;
既然大部人比较抵触(应该说“害怕”)跟我接触,其实原因我也清楚,无非就是不确定我这个空降的人事经理到底能待几天。
我就先熟悉业务,让吴主管将所有的资料,不管是电子版的纸质版的都整理好给我,我知道她肯定会有所保留,所以提前找行政副总大概了解了一下人事部门工作重点,另外找前人事经理大概了解了一下格外需要注意的点,他们是很配合的。
所以在吴主管给我送资料的时候我并没有让她走,而是当着她的面翻阅这些资料,根据副总以及前人事经理说的,再加上自己工作的经验,将我认为少的资料再跟吴主管提了一遍,吴主管显然当时有些惊讶,她以为我“好忽悠”,没想到会对部门工作这么了解。
吴主管接着就变了脸说自己疏忽了,马上回去整理剩下的资料;我并没有让她接着走,而是给她倒了一杯水让她给我大概地介绍一下部门人员情况,虽然她并不是很想说,但还是简单地说了一些,但是通过她介绍的我抓到了一个重点人物—周姐(公司的老员工,唯一一个比吴主管来的时间长的老员工)。
这样的老员工一般有三个特点:
要么工作能力一般,要不然早就升职了;要么就是性格冷僻不跟人合群,要不然都已经六七年的司龄再怎么样也得主管的岗位了,但除了每年的工龄工资,其他的一点没涨。
看事情看得透彻,对公司很多事情都很了解;
不是墙头草,不会去主动巴结吴主管,当然也不会主动巴结我
所以周姐是我的一个突破口,我找了一个宽裕的时间找周姐聊了聊,果然跟我想的一样,性格有些孤僻,跟其他人不是很合群,我看她之前的工作(主要负责绩效薪酬的基础工作)很仔细认真,但就是一直格式老旧、没新意,可以看得出她并没有什么大的追求,其实说白了一直在混日子,有工作就可以。
像这样的员工你需要跟她交朋友说到她心坎里她才会主动跟聊。我之前在上家公司就有一个这样的同事,我们相处得还不错,所以我很清楚这样的人怎么聊她才不反感。
周姐确实帮了我不少忙,从她那里得知两个很重要的信息:
1、吴主管其实就是个“外强中干”的人,表面上看确实很厉害的样子,其实内心很脆弱,关键是她的专业能力只偏重于招聘培训还有绩效,对于人事经理岗位需要每一个模块都要熟练,很显然她不是。
2、其他人其实也没几个真心想要跟着吴主管的,只是在观望而已,看我这个新的经理能待几天。
既然有了突破口自然就好办了。
第二件事情:在系统的了解公司业务以及部门业务以后,我需要针对性地补自己的短板。
之前在面试的时候基本也大致了解对于公司来讲自己的短板在哪里,但还需要结合具体的公司情况来对自己进行系统地规划学习。
六大模块对我来说都很熟练,毕竟是从小专员一步一步爬上来的,自然有基础,但是对于现在的公司来讲副总给我的明确的意思就会要进行绩效考核上的创新,尤其是市场部以及运营部是难题;另外就是如何让公司更好地处理与离职员工的关系,做好离职员工管理,上一任人事经理40有余,擅长的重点都不在此,所以希望我能做出一些样子。
其实这两个模块我之前接触得也比较多,处理了不少,但是感觉大小公司的情况很不一样,之前我所擅长的那些感觉并不适用现在的公司。
为了更好地将自己从小公司部门负责人转变角色到大公司的部门经理,我直接报了一个系统的班进行学习,一是进行系统化的专业培训,二是能让自己的管理更加的系统、正规,不受原来小公司太多的影响。
学习培训的那段时间可以说是我至今最累的一段时间,白天上班,一般下班都得6点以后,接着就去上培训课,晚上9点下课,我再开车回家吃饭,基本上孩子就已经睡了,坚持了差不多1个月,我差点没崩溃了。
第三件事情:先是晾着,任其发展,一个月的培训期满,我直接跟行政副总提议人事部内部进行重组,六大模块,三个主管,每个主管分管两个模块的工作,每个主管配助理,还要有专员。
其实在我入职的第一天见到吴主管的时候就有了这个想法,只是刚来就直接进行部门重组肯定是不行的,毕竟副总不信任我,部门其他人也很抵触。
第一个月我基本上除了了解部门情况、公司业务、参加培训,除了一些应急的工作,其他的都是交给吴主管处理,一是她得心应手,二是我想知道她真正的实力,或者软肋在哪里?
不过副总
转载请注明:http://www.bixiongs.com/lwjy/129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