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我校论文入选全国党校行政学

我校论文入选全国党校(行政学院)系统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学术研讨会征文

全国党校(行政学院)系统22日在上海、23日在浙江嘉兴接续举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学术研讨会。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校(院)长李书磊、副校(院)长李毅出席。

来自全国党校(行政学院)系统的专家学者,围绕总结百年党史的成就和经验、加强党史学科建设、弘扬伟大革命精神、提高党史教学质量水平进行深入交流研讨。研讨会期间,举办了三场由党校、高校、社科院、党史研究部门专家主讲的高水平报告会,开展了“馆长学者六人谈”“重走一大路”等创造性用好红色资源的现场教学。

本次学术研讨会征文活动共收到全国党校(行政学院)系统54家单位报送的篇论文,经评审,篇优秀论文入选。我校肖江副校长撰写的论文《陈云<接收沈阳的经验>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启示研究》入选。

现将肖江副校长论文摘要刊载。

陈云《接收沈阳的经验》对国家治理

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启示研究

肖江

中国共产党建党周年的光荣历史,也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辉煌发展史。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建立了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符合中国国情实际的制度体系,最大限度地激发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独特优势和巨大潜力,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指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的重大问题。”上个世纪中叶,在决定中国革命前途命运的历史大决战中,陈云同志以坚定的革命意志、卓越的政治眼光、丰富的工作经验,在很短时间内全面、完整、成功地完成了对沈阳这座东北地区最大的政治、经济、军事中心的接管,在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从农村开始转向城市的关键阶段,积累了全面系统、成熟有效的城市接收经验,不仅为建国后的经济社会发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也第一次向全世界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治国理政的非凡能力。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陈云在领导沈阳接收工作中提出的思想和观点,对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以来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历史研究,具有很强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接收沈阳的经验》做出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深刻回答,提供了最初的成功范例。沈阳经验为推动新中国历史发展阶段从领导革命向和平建设的转变提供依据;沈阳经验为推动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从农村向城市的转变提供方案;沈阳经验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方向从农业化向工业化的转变提供经验;沈阳经验为推动中国城市管理模式从粗放化向制度化的转变提供范式。

《接收沈阳的经验》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引领担当,彰显了非凡的政治智慧。《接收沈阳的经验》使沈阳这座东北地区最大的政治、经济、军事中心迅速稳定了秩序、恢复了生产,有效解决了又好又快的难题。陈云在工作中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人不惧挑战、不畏艰险的责任担当,充分展示了清醒应对严峻形势、从容驾驭复杂局面,科学破解困难问题的高超政治智慧。

《接收沈阳的经验》凝结了中国共产党人治国理政的丰富经验,昭示了光明的发展路径。必须把坚持党的领导放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首要位置;必须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宗旨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任务;必须把坚持依法治国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坚强保障;必须把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第一动力;必须把坚持系统观念强化统筹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最大合力。

稿件来源:科研部

扫描

转载请注明:http://www.bixiongs.com/lwjq/8398.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