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卷的背后逻辑普通人的囚徒困境澎湃
囚徒的困境,是指两个被捕的囚徒之间的一种特殊博弈。
两个人共同犯罪被捕后,分别关在不同的屋子里接受审讯。警察给出了几种选择:如果两人都坦白,各判处5年;如果两人都抗拒,将因为证据不足各判处3年;如果一人坦白,另一人抗拒,坦白者判处2年,抗拒者判处7年。
如果你是其中一人,你会抗拒还是坦白?
让我们分析一下,
如果两个人都抗拒,那么每人只判处3年;两个人都坦白,则各判处5年。很明显,我们应该都选抗拒;
但问题是,你此时并不知道对方的选择。假设对方选择抗拒,那么你选坦白判2年,总比抗拒判3年要好。如果对方选择坦白,你选坦白判5年,要比抗拒判7年好。于是,不管对方选择坦白还是抗拒,你都会选坦白。同理,对方也会选择坦白。最后,两个人的博弈结果就是都选坦白。
你肯定发现了,如果两个人都抗拒,是可以仅判处3年的,现在两个人都选择坦白,都判处5年,变成了一个双输的负和博弈,对大家都不利。
经济学当中有一个概念叫做帕累托改善,指在没有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使得至少一个人变得更好。当两个人合作选择抗拒,就对双方的利益都有好处,相当于把蛋糕做大,把社会总财富变多,是顾及团体利益的帕累托最优解决方案。
明明两个囚徒合作选择抗拒对双方都好,结果最后都选择坦白。为什么合作对大家都有好处,大家却不合作,这就是《囚徒的困境》提出的问题。这种现象在生活中比比皆是:企业协商好互不降价,不打价格战对双方都好,但价格战经常爆发;对学生来讲,老师布置论文要求字,但写字的人会获得高分,于是大家都写字,远远高于要求的字数……这不就是现在所讲的内卷吗?对在校生来讲,不努力学习或躺平当然不能说是正确的,但是超出合理必要程度的竞争,甚至是恶性竞争,对大家都没有好处。这就是内卷,我们普通人之间的囚徒困境。
时下教育界的热门话题“鸡娃”,就是家长之间的囚徒困境。如果家长都不让孩子学习奥数,则孩子们的压力就都能小一点。一旦有家长让孩子在幼儿园就开始学习奥数,其他家长为了让孩子升学竞争更有优势,也会让孩子学习奥数,进行鸡娃教育。但是为什么大家会鸡娃呢?它实际上是家长之间的囚徒困境。同理,大家都不加班的情况下,有人开始加班,被领导看到可能会加薪、升职,于是其他人也开始加班,直到演变成了,也就是职场上职员之间的囚徒困境。
国与国之间的军备竞赛也是一种囚徒困境。如果一国把资源都用于发展民生,帮助百姓改善生活,另一国把资源用于发展军备,军备升级之后发起军事战争把对方打垮,则民生建设都是徒劳。因此,假定一国去发展军备,那周边国家也会去发展军备,前几年备受
转载请注明:http://www.bixiongs.com/lwjq/12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