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法庭,小语种快来了解一下这两个学院吧
学院介绍第八弹来啦!
今天小西要带大家走进的是
人文社会发展学院
外语系
学院简介
人文社会发展学院前身可追溯至年辛树帜先生倡议创立的西北农学院古农学研究小组和年成立的西北农学院政治理论教研组,年7月由原西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与西北林学院社会科学系合并组建为人文学院,年7月更名为人文社会发展学院。半个多世纪以来,学人辈出,成绩卓著,辛树帜、石声汉等一批著名学者曾在此执教。年获批科学技术史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年法学和社会学2个本科专业开始招生。
学院拥有农业农村部传统农业遗产重点实验室、陕西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农业历史文化研究中心”、陕西省乡村治理与社会建设协同创新研究中心、陕西省农业法环境法研究中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村社会研究中心,建有人文社会科学实验中心,下设模拟法庭实验室、电子政务实验室、社会调查与数据分析实验室、社工实验室、图书阅览室等分实验室,同时在校外设立农村社会调查、社会工作、司法、公共管理等13个实习基地。
师资力量
学院现有教职工82人,其中专任教师68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49人,硕士学位的13人,博士学位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2.06%,有教授14人、副教授31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45人。有国家社科基金评审组成员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支持计划入选者1人,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青年英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人,校级教学名师2人,学校青年学术骨干3人,12人获得国家及学校留学项目资助,1人担任-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历史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0余名教师担任各类省部级以上学会副会长、理事等。
学科特点
学院现设有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法学系、公共管理系和中国农业历史文化研究所(中国传统文化教学中心),开设法学、社会学、公共事业管理、社会工作4个本科专业。拥有社会学、科学技术史2个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科学技术哲学、职业技术教育学、专门史4个二级硕士学位授权点,设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MPA教育中心、MSW教育中心、法律硕士教育中心,拥有农业硕士、公共管理、社会工作、法律硕士等4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为满足社会需要,还开设了法学、公共事业管理2个专业的函授教育。
学科介绍
法学专业
学制:四年授予学位:法学学士
专业特色
法学专业建有设施齐备的现代化数字模拟法庭、案例库教学中心和法律援助工作站,可供学生完成各项法律实务操作训练在咸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榆林市中级人民法院、南昌市中级人民法院、杨陵区人民法院、陕西润海律师事务所等单位设有法学实践教学基地,在苏州市吴江区人社局等单位设有就业实践基地。在农业法、环境公益诉讼、村民自治等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20余年来,毕业生广泛分布在全国公检法部门、政府机关、高等院校、大型企业、律师事务所和海外。近五年毕业生升研率在41%以上,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突破40%,就业率90%以上。
研究方向
我校的农林水等主流学科在农业等行业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在推动行业发展和地区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我校法学专业与陕西省人民检察院等司法机关、企事业单位、法律服务机构等建立有广泛的业务合作关系。在农业法、环境公益诉讼、村民自治等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比较重要的研究成果。我校在西部地区农林院校中居于桥头堡地位,在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可以为相关行业和部门提供法律方面的人才支持,能够满足我国农林水等涉农行业对既懂法律又懂农业技术的高级法律人才的需求。
我校在西部地区农林院校中居于桥头堡地位,在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可以为相关行业和部门提供法律方面的人才支持,能够满足我国农林水等涉农行业对既懂法律又懂农业技术的高级法律人才的需求。当下中国正处在法治国家建设的关键时期,学习法学和其他专业知识,投身法律实践,服务社会,推动法治中国的进程,也能体会深深的职业幸福感和时代的使命感。
核心课程
法学专业本科核心课程有:法理学、宪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民法、经济法、物权法、债权法、合同法、侵权责任法、刑法、商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知识产权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国际法、国际经济法、国际私法等。法学专业本科学习内容除严格按照法学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的要求外,结合我校农林水学科优势,还开设了农业法、农村法治等特色课程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
就业方向
法学专业主要培养的是从事法学研究、立法、司法、行政执法、律师事务、企事业法律事务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法律人才。所以,毕业生就业主要去政府行政部门、公检法、律师事务所、国际组织等,成为律师、法官、检察官或者公司法务人员等,如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厦门大学法学院、国家电网等单位就业。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毕业生年薪在20万元以上。法学专业毕业生升研率近三年保持在41%以上,主要分布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厦门大学、南开大学等双一流高校。近年来,随着学校大力支持出国留学,法学专业学生出国留学人数逐步增加,在美国、德国、英国、日本等高等教育强国出国留学人数开始增加,出国留学质量稳步提高。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学制:四年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专业特色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旨在培养具备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艺术等公共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公共管理系是全国农林院校公共管理类人才重要培养单位之一,具有较为悠久的办学历史和较强的办学实力。
本专业学科在涉农公共政策评估、教育经济与管理、地方治理与制度创新、民生保障与文化建设等方面形成了具有明显竞争优势和显著特色的科研团队及科研成果。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评估结果排名位居全校前列、位居人文社会发展学院各本科专业的前茅。
研究方向
本专业具有研究性,实用性和综合性的特点。研究性表现在:要对公共管理理论与方法进行研究,加强中国社会与国际社会历史与现状的比较研究,并对当前国内公共管理的热点,重点问题与对策加以研究,因此要求学生能够深入学习,不仅
转载请注明:http://www.bixiongs.com/lwjq/11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