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系列介绍丨行政管
为贯彻全国教育大会和新时代全国高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系列文件要求,教育部于年启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计划用3年时间建设个左右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我校共有24个专业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个专业入选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校将陆续推出4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介绍的系列推文,以引领带动全校专业建设,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行政管理专业
厦门大学行政管理专业起步早、发展快、基础好,年设立政治学系科,年政治学系复办,设立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不久后成立了政治学与行政学系。年,经国家教委批准,厦门大学政治学与行政学系增设行政管理学本科和行政管理硕士点,年成为全国首批公共管理硕士(MPA)培养试点单位,年获批行政管理博士点,年获批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行政管理入选福建省重点学科,年获批公共管理博士后流动站。年,厦门大学行政管理专业入选国家级特色专业,社会保障入选福建省重点学科。年组建跨学科研究平台—厦门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年,厦门大学公共政策与地方治理协同创新中心入选福建省“”计划协同创新中心。年,“政策科学”入选首批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年,“公共治理”学科群建设入选教育部、福建省“双一流”学科建设项目。年,厦门大学行政管理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成为教育部“双万计划”首批认定的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之一。年,“政策科学”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成为教育部“双万计划”首批认定的国家级“金课”。
一、专业特色
厦门大学行政管理专业人文底蕴和学术积累深厚,拥有长期的研究积淀和雄厚的学科优势,是我国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教学科研的重镇。
经过长期积淀,形成了优势突出和厦大特色的公共管理学科方向。(1)公共政策分析。拥有省级教学团队——厦门大学公共政策与公共管理教学团队、省文科重点研究基地—厦门大学公共政策与政府创新研究中心、省级高校特色新型智库—厦门大学人才战略研究所和国内一流的公共政策实验室;(2)政府改革与治理。拥有省“”计划协同创新中心—厦门大学公共政策与地方治理协同创新中心和厦门市河长办与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共建平台—厦门河长制研究院,入选国务院学位办“应急管理”二级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试点院校;(3)公共服务与绩效管理。拥有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厦门大学公共服务质量研究中心,设置了目录外二级学科“认知与公共服务”的硕士点、博士点;(4)社会保障与社会治理。拥有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厦门大学县域社会治理能力建设研究中心,厦门市委政法委与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共建平台—厦门大学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研究基地,部委共建平台—厦门大学中国残障事业发展研究中心,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与厦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共建平台—资源环境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
二、师资力量
厦门大学行政管理专业形成了一支高素质师资团队,现有专职教师38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22人、博士生导师6人。拥有中组部“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及讲座教授2人,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1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评委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共管理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全国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3人,省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2名,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4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支持计划1人,“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及特等奖提名奖获得者3人,福建省教学名师1人,厦门市优秀教师1人。
其中,陈振明教授系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创院院长、公共政策研究院院长,是我国公共管理学科首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曾获得全国宣传文化系统“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中组部“万人计划”首批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福建省领军人才”()和“复旦管理学杰出贡献奖”获奖者()等荣誉称号。陈振明教授曾经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公共管理学科评议组成员兼联合召集人,全国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政治学评审组成员,福建省人民政府顾问和立法咨询专家,并兼任《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主编以及《国际公共行政评论》《政治学研究》《中国行政管理》《中国公共行政评论》《公共管理学报》《清华公共管理评论》《行政论坛》、《东南学术》等杂志的编委。
三、学术研究
厦门大学公共管理学科主动面向国家和地方治理的重大战略需求,发挥学科优势,注重原始创新,在推动学科发展、传播新思想、服务国家和地方治理现代化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提升了服务区域发展和国家战略能力。近十年来,厦门大学公共管理学科共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以及省部级重大、重点各类科研项目余项;承担中央部委和地方政府委托课题近余项;获省部级以上教学和科研奖励30余项;在《中国社会科学》、《政治学》、《管理世界》、《中国行政管理》等权威刊物发表大量学术论文,其中有余篇被《新华文摘》《红旗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以及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公共行政》和《管理科学》)等转载。
先后向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和福建省人民政府、中共福建省委政策研究室、福建省发改委以及厦门市有关部门提交了多份高质量决策咨询报告,很多政策建议被相关决策部门采纳和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近年来,“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人民日报(理论版)、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中国高校思政网和中国社会科学网等媒体对厦门大学公共管理学科进行多层面、多领域的正面报道,扩大了本学科的学术影响力、政策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
四、人才培养
厦门大学行政管理专业以培养一流公共管理实践者和研究者为战略目标,构建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养成“三位一体”、本硕博贯通的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实现学生成长链、学术研究链、学科发展链“三链”贯通联动,形成学生中心、师生协同的教育共同体。在培养学生系统扎实地掌握公共管理的基础概念、基本原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同时,注重涵养学生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近十年来,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在CSSCI刊物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余篇,获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39个项目入选“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年,以行政管理专业学生为主的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爱在乌蒙实践队”被评为省级社会实践队,并以“厦大90后”的名义当选“感动福建十大人物”,受到媒体和舆论的广泛
转载请注明:http://www.bixiongs.com/lwgf/84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