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风习习政管院级毕业生云答辩

不一样的地点和方式

一样的感动和不舍

----政管院级毕业生云答辩小记

年5月18-21日,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毕业班余名同学与答辩老师相聚“云端”,经过前期老师和同学们的反复沟通、精心准备,制定周密的答辩方案和各种预案,本次“云答辩”顺利完成。

答辩之后,同学们感慨万千,四年的思绪一点一滴浮现在眼前……

01

同学寄语

16级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

赵茹懿

5月21日,我们16政行班迎来了毕业论文答辩,也走到了大学四年这一趟精彩又充实的旅途的终点。老师们在课堂上传授的知识使我们受益匪浅,答辩时也给予了我们悉心的指导。

论文答辩时,老师们根据每个人的陈述,从选题,框架,研究方法等方面指出了每个人论文的亮点,提出了修改建议,并针对内容进行提问,给我们提供了深挖和完善的方向。

答辩顺利结束后,老师和同学们都对整个本科四年做了总结,老师们祝贺我们即将取得法学学士学位,祝福我们前程似锦,我们也对老师们表达了发自内心的感谢。

16级外交学专业

徐书凝

此次“云答辩”形式,我感到既新奇又遗憾。线上答辩这种从没有过的经历与体验让我感到十分新奇。在互联网与新兴电子科学技术让一张张时隔多日未曾见面的既熟悉又陌生的面孔们重新鲜活起来。同时,不免遗憾我们这届毕业生在此次疫情下所经历的传统流程的错失与仪式感的缺憾。仿佛在我们这一届毕业生对毕业的印象里始终停留在了不完美的逗号,总是缺了点什么,迟迟写不下句号。可能是毕业答辩结束后与老师们的集体合照,可能是毕业答辩结束后与老师们的一一握手……

16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黄好

经过前一天的“彩排”,正式答辩进行得非常顺利。老师们认真负责地对每一位同学的论文都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点评,同学们也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和修改建议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和讨论,明确了现有不足和进一步修改完善论文的方向。

最后,即使是云答辩也要有满满的仪式感!全班师生共同来了个线上大合影。

今年的毕业季既特殊又寻常:不同的形式,一样的感动!

16级行政管理专业

胡淇允

答辩不仅仅是对我们的论文的评价,更是我们大学四年来专业知识、文献积累、科研思路、方法技术等学习结果的一个检验,是我们四年来学习工作的一个总结和呈现。真正经历了答辩之后,才意识到它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难。因为是在讲解自己所写的论文,所以感觉轻车熟路,对文章的逻辑结构把握都较准,答辩应当注重紧扣论文主题,图标穿插,语速适中,语言得体。答辩评审老师也针对文章内容提出一些问题和建议,使我对论文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在此谨向各位老师表示深深的感谢。

16级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秦明月

我们社保专业的答辩是在5月21日下午2:30开始,在腾讯会议上举行。共分成了四个小组同时进行。答辩过程比较顺利,同学们都准备的十分认真,进行了细致的展示。答辩委员们也很认真负责地给我们进行提问并提出建议。答辩完成后各小组都分别进行了合影留念。

同学们认为这一次疫情期间的线上答辩模式对我们这届毕业生来说是特殊且值得纪念的,在答辩之前我们会很紧张和期待,而在答辩之后却有很多的感慨与不舍,希望我们都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02

从“我校”到“母校”,我想对你说

16政行赵茹懿:对我个人来说,18岁到22岁,从稚嫩步入成熟的关键过渡期,四年能够与老师们和同学们相遇相伴、彼此塑造,何其有幸,这段独一无二的永远在我心里闪闪发光。

16外交徐书凝:对于答辩过程,我始终是抱着一颗既紧张又期待的心。紧张着从未应付过的毕业答辩可能会发生的场景、答辩老师们可能会提出的问题、网络状况可能会出现的状况……但同时,也期待着,因为毕业答辩的到来仿若夏秋交替之际吹来的第一股寒风、掉落的第一片树叶,它像信使前来报信,对我宣读着能否顺利毕业开启新的人生篇章的圣旨。

红小豆同学:线上答辩有一种上网课的感觉!哈哈哈哈~随着答辩结束,我也要毕业了,感谢各位老师的教诲!希望六月底可以返校,与“珈”告别!

可颂同学:虽然没能像往届一样吃到散伙饭,但我相信大家一定会在不久的将来再次相聚!

咖喱同学:我们永远不要说再见,放在心里,一起走花路!

还有很多很多的思绪和声音,都留恋着这疫情消散后的初夏校园,静候归“珈”的一刻。

学习部

文案

赵茹懿、徐书凝、黄好、胡淇允、秦明月等

图片

赵茹懿、徐书凝、黄好、胡淇允、秦明月等

排版

王天怡

审核

雷蕾

教学管理与学科建设办公室整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bixiongs.com/lwzs/520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