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法官说穿越影像,他们志做专家型法

                            

本期导读

本期“青年法官说”刊发的是市中院行政庭法官助理张娟娟的发言稿“锤炼品格不负初心——观《阳光下的法庭》有感”、立案一庭法官助理周敏的发言稿“弘扬邹碧华精神志做专家型法官”,以及市委党校副教授赵园园带来的精彩点评。

一起来看看吧!

张娟娟,市中院行政庭法官助理。

年10月生,中共党员,南京大学法学硕士。年参加工作,先后在市中院审监庭、行政庭工作,曾被评为优秀公务员、优秀共产党员。工作之余注重专业知识的积累,所撰写的论文在省、市学术论文讨论会获奖。

锤炼品格不负初心

——观《阳光下的法庭》有感

法槌起落,公平铸就!阳光下的法庭,阳光下的法官!当剧中法官们集体亮相时,作为一名法院人,我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恍然间,又觉得那身影、那神态、那目光是那么熟悉。没错,就在我的身边,其实每天都有这样一幕幕庄严而神圣的情景在上演:头顶国徽,肩负天平,定分止争,惩恶扬善。这就是人民法官的风采。

文艺作品既是现实的折射,更是理想的烛照。随着环境污染修复案、跨国知识产权纠纷、平反冤假错案三大案件的逐一展开,法官们的智慧与良知、底线与坚守、责任与担当也被演绎得淋漓尽致,而这三大品格也深刻诠释了新时代人民法官的初心与使命。

一、当面临立法空白时,他们在衡平说理中凸显智慧与情怀。

清水河因排污行为受到严重污染,当地一家环保组织一纸诉状将排污企业诉至法院。首当其冲的是原告资格问题,对照民事诉讼法及司法解释的规定,环保联合会并不完全符合法律所规定的起诉条件。合议庭经过激烈讨论,最终着眼于对受损生态环境的及时、有效救济,认定环保组织具有原告资格。

作为环资合议庭的法官助理,该起环保案让我不禁联想起了今年上半年我所接触的一批环境污染系列案。该批系列案涉及企业多、环境污染修复难度大、人民群众

转载请注明:http://www.bixiongs.com/lwyq/11465.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