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怎么以工作日志应用为抓手提升行政管
来源
文秘工作
谈到工作日志,我有许多的感受。我第一次接触工作日志还是十年前的事了。早在年,我原在的单位为加强管理,开始推出工作日志,当时我的感受(应该说几乎所有人的感受)是,好烦,又增加一项工作,本来我们从事行政人事工作的,工作内容又多又杂又碎的,还要忙着去记日志,经常是当时想不起来去记,临要交之前又手忙脚乱地去补,还经常记不起来做了哪些事,觉得这个日志除了能给上级领导提供监视员工工作的依据外,就是徒增我们的工作量了,没有多少意义;而且还会出现一种不客观的情况,那就是,对于文笔好的员工,可能描述日志时会写得天花乱坠、看似做了许多了不起的工作,容易给领导留下好员工、工作好的印象;而对于文笔不好而又工作比较踏实的员工,可能因为不善于写文章,所表达出来的东西与实际工作情况大相径庭,容易给人错误的判断。
但是,随着我自己在工作日志应用方面时间的慢慢推移,对于工作日志管理,我自己总结发现它有许多的好处,渐渐地,我由当初的反对、不接受,逐步转变为欣然接受、并很推崇,而且变为了一种行为习惯,同时也成为我管理自我工作和员工工作的管理工作。虽然现在我早已离开了最先推行日志管理的公司,但是,直到现在,我依然每天记日志,同时也要求我所管理的部门员工记日志,日志管理在我的职业工作过程中发挥着不小的作用。现今,我很乐意把我的工作日志管理经验与大家一同分享,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示和帮助。
一如何记日志,而不成为工作负担1、先列计划
我自己的习惯是,每天早晨一上班,我会先花几分钟思考一下当天的工作计划,包括我自己要做什么事,或者安排部门员工做什么事,找谁沟通什么事等等,总之就是把我自己打算要做的事都作为计划一一列出,记录在日志表上,作为当天的初始计划。
2、调整计划
有时,在我列完计划后,可能会出现一些变化导致计划需要调整,如公司领导临时安排工作或突发的情况发生等等,我就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进行判断,重新调整日计划,把当天无法完成而又相对不紧急的事项调整到往后的日志中。这样,我就把所有的工作事项都能无缺失地记录到日志中,不会造成工作的疏漏。
3、检查并记录完成情况
然后,每完成一项工作,我就顺手记录一下完成情况(已完成,或简单写一下进展或结果等情况)及完成的时间。对于已完成的事项,可以就此完结,但对于未完成的事项(如追踪某件事的结果、某件事还未完成需继续等等),我将提前列到明天或更远些的日志计划中,继续去完成直到有结果(或者该计划因某种原因取消而告终)。这样,我所有的工作都能有始有终,不容易出现问题。
如此进行日志记录,既不会花费太多时间,又能把工作管好。
二我认为日志管理在工作中的作用(一)对日志记录者的作用
1、可以防止工作出现漏项
日志能帮员工理清头绪,并记录工作轨迹。在实际工作中,员工往往面对多项任务同时开展的情况,如果没有很好的记录,时间稍长,极有可能出现漏项、忽略重要的事情。
2、有助于提醒员工自己追踪各项工作
员工可以通过日志,直观明显地看到哪项工作未完成,从而提醒员工继续下去,不会出现有头无尾的情况。
3、有助于员工进行阶段性工作
日志管理记录了员工每天的工作轨迹,员工在进行月度总结、季度总结、半年总结或年度总结时,可以通过浏览自己的日志,轻松进行,而不用绞尽脑汁地去回想之前做过什么事。同时,可以清楚地理出自己工作的脉络,自己的工作特点,从而可以看到自己的不足,也可以总结出要做好自己的岗位,所需要的能力和素质。
4、有益于自己养成好的习惯及时间管理
有时候我们往往因为兴趣,对自己喜欢做的工作在时间上没有限制,这样会影响那些我们不喜欢做,却又很重要的事。而记日志本身就提高了我们在时间上的进度,帮助我们有效地管理时间。
5、便于员工事后查阅
完整的日志记录可以帮助员工查阅某项工作发生在某年某月某日,当天还伴随着其他什么事件发生等等,甚至可以查看哪天去了哪些地方办了哪些事等等。
(二)对管理者的作用
1、可以让管理者了解员工工作状态
由于员工工作日志可包含工作计划(内容)、完成情况、完成时间,管理者可以通过日志管理,了解员工每天的工作情况,包括工作内容、工作饱和度及工作效率等,以便日后可作为员工调整工作内容、调整岗位、提出培训内容等方面的基础依据。
同时,对于上级来说,可以让上级检查落实下属的工作。
2、工作日志可以让管理者用来跟踪公司重要业务的进展
这个跟踪的目的不是简单的“监视”,而是为了方便管理者更好的把握工作进展情况,以便及时加以控制,有效调配资源,把风险降到最低限度。管理者可以批量查看一个部门或者项目团队成员的日志,跟踪重要事件,及时指导。
3、工作日志还有一个业绩证明的作用
员工的工作量、工作效果总需要一个地方体现,而不是光靠口才这种很难体现公平的方法。大家的业绩都在工作日志中记录,口才不好的员工为企业作出的贡献也可以体现出来。同时,企业在对员工进行奖惩时有实际的依据,更多的体现激励的公正性和科学性。
4、了解员工思想动态,是否把自己的不愉快带在工作中发泄,帮助员工整理工作思路,调整工作计划,及时沟通工作中的困难。
部分文章源于网络,转载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处理,非常感谢。头家秘书转载请注明:http://www.bixiongs.com/lwyj/9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