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播了近日,因为这件事,河南00
百年恰风华,世纪正青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策划发起,联合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等部门精心制作的《全国大学生党史知识竞答大会》在央视综合频道正式开播。来自全国所高校的名在校大学生参与演播室现场竞答,河南大学级本科生何俊澈即为其中之一。本期推送,一起来领略这位河大学子的风采吧。
何俊澈,男,中共预备党员,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级本科生。现任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本科级年级团支书、河南大学第十二期青马班学习委员,先后获得河南大学蓝天奖学金以及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共青团干部、优秀学生干部、“年暑假三下乡实践活动”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何俊澈(右一)出身党员家庭,承继初心使命
何俊澈出生于党员家庭,他的母亲是扎根基层16年的老党员。母亲的工作经历让他深受触动,也给了他关于中国共产党及党员责任的第一印象。
从第一次经济普查到第四次经济普查,从第六次人口普查到第七次人口普查,再到十八大以来的环保督察,“母亲作为一名中共党员,作为党的基层干部,所有工作都亲力亲为、任劳任怨。‘为人民服好务’,这是母亲朴素而又崇高的理想信念,它深深打动着我。”
年11月29日,何俊澈光荣地成为了年级第一批中共预备党员。自成为预备党员以来,他秉承初心,积极传播党的声音,讲好党的故事。课余期间,他带领支部党员一起拍摄“青春之声——00后眼中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微党课视频,宣讲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并通过校党委宣传部将视频上传到“河南大学”学习强国号,浏览量近八千次,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何俊澈录制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宣讲微党课肩担青年重任,心系乡村大地
作为一名青年预备党员,何俊澈深知自己身上的责任,他积极投身青年志愿服务,在行动中奉献自我,展示青年一代的时代担当。
疫情防控期间,何俊澈主动报名前往其所在社区,参与志愿服务,撰写防疫报告。入学后,参与学院“古稀课栈”为老志愿服务项目,获得第五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铜奖、河南省金奖。
年3月,何俊澈前往所在社区报名进行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同时,何俊澈心系乡村大地,坚持“把汗水挥洒在中国土地里,把论文写到祖国大地上”。
年10月,何俊澈入选河南大学人文社科研究院“科研育人”项目刘辉课题组,跟随导师展开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相关调研,并组建了河南大学文化养老团队。在学习过程中,何俊澈深刻认识到按部就班地学习专业知识远远不够,于是,他从零开始,创新想法,谨慎求证,累计下乡时间超过20天,独立整理访谈资料近10万字。
年寒假至年寒假期间,何俊澈带领河南大学文化养老团队围绕农村老人的幸福感展开为期一年的调研,力图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视角探索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养老之路。
何俊澈与团队成员一起下乡调研(左三为何俊澈)在不断挑战自我、锻炼自己的过程中,何俊澈一行收获颇丰:其团队基于此撰写的“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互联网+”作品在省、校、院各级比赛中均取得了较好成绩。团队经历也被学习强国河南学习平台、顶端新闻、中国网、中青网等多家媒体转载报道。
在此次党史知识竞答备赛的过程中,何俊澈也更进一步地了解了母校河大:作为一所有着丰富的革命精神的百年名校,八年敌前办学,历经艰辛但弦歌不缀,有起草了世界第一份反法西斯战争宣言《为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占领满洲宣言》的预校校友赵毅敏,有创作了《白毛女》等著名乐曲的著名校友、人民音乐家马可。正如他所说:“河南大学是一个非常宽广的平台,厚重的历史积淀为我们营造了绝佳的文化氛围,在学生培养教育上的不断创新为我们的未来成长提供了多种可能。”
何俊澈(二排左二)在百人竞答中扬母校辉光,在党史学习中坚定理想信念,点赞这位河大出彩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愿更多青年学子在新时代的广阔天地释放青春激情、闪耀青春光芒,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中成就出彩人生、追逐青春理想!
原素材来源:河南大学官微、河大学工HENU官微
转载请注明:http://www.bixiongs.com/lwyj/11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