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通讯刊登流程附职称论文发表
《农业科技通讯》杂志(月刊)
邮发代号:2-;刊号:ISSN-/CN11-/S;本刊单价:20元全年订价:元权威性、可读性、及时性、真实性
《农业科技通讯》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主管,中国农业科学院主办,两院院士为顾问,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以农业研究为主的科技期刊。年创刊,5次获得国家农业优秀期刊奖,年我刊成为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一批认定的学术期刊。本刊为“CNKI、万方数据、维普数据”等检索系统全文收录期刊。本刊特点:以农业科研院所、高校副高以上专家、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博士、硕士为主要作者群,以省部级以上科研基金项目论文为刊文重点,出版周期短(月刊),载文量大。报道内容涵盖粮、棉、油及其他经济作物,果、蔬、园林等方面研究进展,以及育种成果与实用技术。主要栏目:专题论述、试验研究、经验交流、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西甜瓜、果树、林木花卉。读者对象:农业科研单位及农业院校有关人员,全国各大粮棉油果蔬基地、农业示范园区、农场、农垦系统、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广大农民朋友。投稿要求:以科研院所、高校副高以上专家、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博士、硕士为主要作者群,以省部级以上科研基金项目论文为刊文重点,出版周期短(月刊),载文量大。报道内容涵盖粮、棉、油及其他经济作物,果、蔬、园林等方面研究进展,以及育种成果与实用技术。
本刊专栏设置:专题论述、试验研究、经验交流、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果树、西甜瓜、林木花卉。本刊对稿件具体要求如下:1.稿件结构要求来稿要求论点明确、数据可靠、逻辑严密、文字精炼。每篇论文必须包括题目、作者署名及单位、摘要和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文章还应在第一页左下角注明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一般为导师,没有可不写)简介,如有基金项目需写明基金项目内容,并用约占正文内文行长1/的横线与正文隔开。2.稿件格式要求2.1题目、作者署名及单位文章题目要求能准确概括文章中心思想,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20字。作者署名在文章题目正下方居中排列,姓名下面写单位名称(一、二级单位)、所在城市(不是省会的城市前必须加省名)、邮编,作者单位必须写全称,不能简写。不同单位的多位作者应以序号分别列出上述信息。格式如下:×××1,2×××1×××××4××2××1(1.单位所在地邮编;2.单位所在地邮编;.单位所在地邮编;4.单位所在地邮编)2.2摘要、关键词摘要是以摘录或缩编的方式复述文章的主要内容,要让读者在最少的时间获得最主要的信息。对于试验类文章摘要的复述顺序一般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4方面内容。摘要的字数要求在~00字。关键词置于摘要之后、正文之前。应选用最能表达文章主要内容的词或者词组,一般为~8个词组。2.正文正文是一篇文章的核心,要求各方面的论述要紧扣主题、思路清晰、语言简练、用词严禁,减少冗余描述。文稿篇幅(含图、表)一般不少于2个版面,不超过6个版面,一个版面字左右(具体还要依据排版情况而定)。(1)各级标题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并且在数字之间用圆点“.”分开,分级一般不超过4级。例如:一级标题:“1”;二级标题:“1.1”;三级标题:“1.1.1”;四级标题:“1.1.1.1”。其中,一级、二级标题后另起一行排正文,三级、四级标题后空一格然后接排正文。(2)表格统一采用三线表。文中图、表标注要清晰、标准,表题置于表上方,图题置于表下方。图、表要求在正文中对其所描述的文字的下方,即先见文,后见图或表。()统一采用国际计量单位。按国家标准,数字后的量(表和文字叙述中)一律用符号表示,如长度单位m(米)、cm(厘米)、mm(毫米),面积用hm2(公顷)、m2(平方米)、cm2(平方厘米),容量用L(升)、mL(毫升),重量用kg(千克)、g(克)表示,浓度用mg/kg、mL/L等。在进行文字阐述时用中文汉字表示,如每天、每千克、每公顷、每亩;在具有统计意义的数字后用计量符号表示,如10d、0hm2、60kg等。尺、寸不能作为计量单位使用,应换算为米(m)或厘米(cm)等。.7m2统一转换成“亩”,对于同一篇文章在面积单位使用上要保持统一,如:可统一采用“hm2”也可统一采用“亩”,不可同一篇文章表述栽培面积时二者都用,统一单位以便于比较。(4)千分号、数字与计量符号之间要空半格。2.4参考文献参考文献为一篇完整文章的最后部分。采用顺序编码制,按文章正文部分(包括图表)所引用的文献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并将序号置于方括号内,以上角标形势放在引文之后,然后在相应的参考文献下方按各篇文献按序号依次编排。(1)所引文献必须是作者直接阅读参考过的、最主要的、公开出版文献。参考文献不少于个,按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并要在文中标注。(2)参考文献格式书写要标准,可以参照《参考文献格式国家标准》。参考文献类型大致有:专著[M],会议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A]。著录格式(以常用的几种格式为例)。例如:专著:[序号]作者.文献题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期刊:[序号]作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网上电子公告:[序号]作者.文献题名[EB/OL].(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获取地址.联机网上数据库:[序号]作者.文献题名[DB/OL].(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获取地址.报纸文章:[序号]作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基金项目及作者简介的书写要求基金项目及作者简介应置于文章第一页左下角,并用短横线与正文隔开。作者简介包含第一作者简介和通讯作者简介,内容包括:姓名、出生年、学历、职称、现在主要从事哪方面的工作,以及联系方式。例如:王某某(-),硕士,农艺师,从事玉米育种方面的工作。×××;E-mail:×××。4.另外说明(1)投稿方式为邮箱投稿,来稿勿一稿多投。收到稿件之后,我刊编辑部将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审稿,并通过投稿邮箱回复作者,一经采用发送电子版录用通知书(主要内容包含文章编号、刊期、版面费用、版面费汇款方式等)。(2)来稿文责自负。所有作者应对稿件内容和署名无异议,稿件内容不得抄袭或重复发表。我刊通过CNKI查重系统进行查重,文章查重率不得超过0%。作者一经投稿即认同为本编辑部对来稿有作技术性和文字性修改的权利,以及文章在公开数据库的发表权利。()论文从正式接到录用通知算起,刊发周期为~4个月(例如1月份收到录用通知,将在4月或5月份见刊)。(4)论文一经发表,赠送当期样刊1册,有紧急情况需快递的联系本部,快递费用自付。(5)编辑部在收到作者邮寄的版面费后,将统一开具发票,请在文稿后面注明单位名称及单位统一信用代码或者税号。投稿邮箱:
qq.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06-6-09*基金项目: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重大课题“职业教育类型特征及其与普通教育‘双轨制’‘双通制’体系构建研究”(编号:VJA00)。
作者简介:史文晴(5—),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在读硕士,研究方向:职业院校德育;唐帅(—),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在读硕士,研究方向:职业教育信息技术专业教学;梁首诗(6—),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在读硕士,研究方向:职业教育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匡瑛(—),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职业院校德育。
收稿日期:0-09-08
(引用格式)史文晴,唐帅,梁首诗等.公共危机教育视角下中职学生社会心态现状及调适策略[J].当代职业教育,0(6):66-74.
一问题的提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肆虐武汉、席卷全国,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这是我国自年抗击“非典”以来所面临的最为严峻的公共卫生事件。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不仅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同时也是对我国青少年学生的一次历练。中职学校学生群体是未来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技能型人才,是我国未来社会经济建设的主力军。他们在面对公共危机时所呈现的社会心态,不仅关系到他们的健康成长与未来发展,还关系到国家未来新生劳动力的整体素质水平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因此,考察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职学生群体呈现出怎样的社会心态,及其学习和生活受到了哪些影响,并且基于公共危机教育的视角,探讨具有针对性的对策,这对于凝聚抗“疫”力量、增强抗“疫”信心,提高中职学生公共危机事件的应对能力,培育其积极健康的社会心态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现有研究概况社会心态是一定时期内弥散在整个社会或社会群体/类别中的宏观、变动和突生的社会心理态势[1],是整个社会的情绪基调、社会共识和社会价值观的总和[2]。经济发展形势是社会心态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但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一些偶然的事件和变故也会对社会心态产生重要的影响[]。可见,“非典”“新冠”等重大疫情,5·12汶川大地震、澳大利亚的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三聚氰胺”劣质奶粉和“瘦肉精”等食品突发安全事件……这些公共危机事件的发生必然会对民众的社会心态产生一定的影响,如轻微的紧张、焦虑、恐慌等正常的心理应激反应[4];但过度消极的社会心态,不仅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甚至可能引发非理性行为,对社会的稳定造成威胁[5]。可见,公共危机事件应对中,积极的社会心态至关重要,于是研究者们开始从不同的研究视角中找寻调适社会心态的对策。
(1)心理学视角下公共危机事件中社会心态调适对策的研究。以往的研究者们大多从心理学视角来探讨社会心态调适的对策,因为“社会心态”一词,本身就属于社会心理学范畴的概念。研究者们认为心理干预(或称心理救援)在突发公共事件中能够有效地、更具针对性地解决不同人群的不同程度的心理卫生问题。因此,有关政府部门、医疗单位、大众媒体、学校等应做好公众心理预警机制、公众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社会管制后公众心理疏导工作。[6][7]
(2)管理学视角下公共危机事件中社会心态调适对策的研究。公共危机管理又称“政府危机管理”,是政府针对公共危机事件的管理[8]。可见,研究公共危机事件中社会心态的调适对策,离不开管理学的理论支撑。著名管理学者斯蒂文·芬克(StevenFink)于6年提出了危机发展的四段论模式,他将危机分为征兆期、发作期、延续期和痊愈期;国内有学者将危机周期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即潜伏期、突发期和恢复期。[9]每个阶段对于社会心态的调适对策是不同的,在危机潜伏期,政府主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bixiongs.com/lwjy/8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