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课堂研究生论文写作指导开讲了
2月24日下午
由政府管理系高翔老师主讲的
研究生专业学位课
《研究生论文写作指导》
正式开讲啦!
虽然相约“云端”
但是同学们热情不减!
来自数十个专业的余名同学
同上一堂课!
课堂教学,干货满满!
论文写作的“道”“术”“境”
层层递进,逻辑严谨
文献framing
点拨思路,绝佳示范
课堂互动,亲切诙谐!
选择“为了毕业”?
你们不知道我可以看到名字吗??
课堂语录,妙不可言!
写作是为了记忆,
学术写作是一种更深刻的记忆。
我们无法在真空中做研究,
而是在约束条件下
试图去完成一项还过得去的研究。
学术写作需要你能熬得下去,
坐冷板凳,以及与自己独处的能力。
只有在知识界还没有得到解决的问题,
才能进入学术研究。
学术写作,不仅仅是个人的成长,
更是知识界的进步。
我们要在学术圈中去做选题。
论文写作是参与科学家理论对话的载体。
……
“云端教学”两周,
老师们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高翔老师说
“写作是学院生活的常态,它令人乐此不疲,也常常使人痛苦不堪。在年的特殊春天,我开始承担《研究生论文写作指导》的教学任务,需要在短短四次课程中分享学术写作的技艺。坦率说,我也一直挣扎在学术写作的泥沼之中,每一天都能体会到自己的眼高手低:‘最出色的学术贡献总在想象中,最糟糕的成果呈现却在纸面上。’不过,或许是因为我能够体会到学术写作的艰难,我才能够去跟他人分享学术写作的心得,尽力减轻同行者的痛苦。
写作有技巧,但写作课不是只分享技巧。如果学院生活是一场疯狂的冒险,学术写作就是我们前往荒芜之地的一次探险。写作是有形的思考,它迫使我们必须保持警醒,仔细审视碎片化的资讯,增加个人的智识。在学术界写作,我们又不能只是去完成个人的探险,更要为后来者铺路架桥,拓展已知的疆土。这种探险的终极目标,是通过不断丰富这些被检验、核实的知识库藏,让人类可以趋利避害,不至于总是要犯同一个错误,反复经历同样的痛苦。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时期,写作课也不得不走向云端,师生在虚拟空间中相逢。在这样特殊的场景下,写作课程也做了一些新的调整,譬如把原本课堂内的互动转移到了课堂外,在课前完成包括需求调查、能力摸底的工作,以便克服虚拟世界交流的距离感,最大限度用好在线时间。
在线上授课以后,我反而觉得云端授课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它让师生都可以比较放松,老师可以更加系统讲述,又安排特定时间交流沟通。学生若觉得老师讲的东西无用,则可以随时离开,切换到其他虚拟课堂。随心所欲不逾矩,是一种非常自在的教学模式。”
谭荣老师说
“我本是以教学督导的身份旁听高翔老师的写作线上课堂,但竟然一发不可收,竟然连续听完了所有的内容,并把旁听坚持了下来。
高翔老师备课认真,事先设计了面向学生的问卷调查,在了解需求后很好结合自身研究和写作经历完成了备课,从多学科多理论视角来剖析、呈现、倡导研究生论文写作的体系和关键点,结合线上线下的新模式,寓教于乐、教学相长,我获益良多。”
上完“云端课堂”,
同学们的体验如何呢?
郑翔益社会学级博士生
一是研究问题可能来自于你的生活。课程上高老师也分享了不同学者对研究选题来源的一些看法,结合自己的体会和思考,我想我们可以去梳理自己成长过程中一直比较关心的一些话题,去真实世界中看看发生了什么,尝试去问一下为什么。
二是研究中要两头并进。形象来比喻的话,作为一个研究者我们一边是带着自己的研究在看世界,另一边是把自己看到的现象与理论进行对话。我们在这两者之间不断进行挖掘,当有一天我们功夫到家了,找到一个研究的空白地了,那我们就算真正找到了自己研究的问题。所以这是一个不断修正的过程。
邢雪蕾行政管理级硕士生
高老师的研究生论文写作指导是我的第一门云端课程。课程开始前老师通过需求调查了解了同学们关心的问题,并在课上有的放矢为我们讲解了论文写作的几个关键点。
第一,写作的目的。写作不仅是义务更是一种责任,以每一个生命的福祉作为依归,例如这次的新冠肺炎疫情同样需要我们公共管理者。第二,选题。选题是论文写作的关键。选题必须建立在民众关心和所在共同体在意的基础上。“理论是真实世界抽象以后的复杂关系陈述”,通过深入思考社会现象,逐步从实证的发现走向理论的启示。
本次课程干货满满,节奏适宜,课后高老师还分享了诸多文献便于我们进行学习。小期待是希望高老师可以在课上讲解几篇代表性文献具体分析论文写作的技巧。
胡如梅土地资源管理级博士生
对于一个即将毕业的博士生,《研究生论文写作指导》这门课对我有很重要的意义。高翔老师的系统梳理和参与课程的同学的各种疑问、及经验分享,有助于我重新审视自己的写作态度和写作习惯,这对我未来的工作无疑是巨大的帮助。例如听完课程的第一节,认识到写学术论文既要走心,也要注意写作技巧。走心是指写作没有捷径,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阅读基础文献、掌握理论、整理事实资料、沟通讨论,不惧推倒重来和反复修改,论文质量才能得以保证。但在走心的同时,提高写作和投稿效率也是重要的。
钱恬楠土地资源管理级硕士生
由于前期老师收集了同学们关于论文写作的诉求,因此课堂内容很有针对性,对长期以来困扰我的问题作出了很好的解答。老师从自身的经历、作为审稿人的建议、优秀的前辈们的写作心得等多角度讲授论文写作技巧,有些与我自身的经历相似,听来很有感触。云端上课模式我认为比在真正课堂上要好,一是讲授的内容能听得更清楚,二是同学们之间的互动也能更便捷。
林传学行政管理级博士生
在课堂中,高翔老师基于我国疫情背景,点拨大家“写作是为了记忆”,是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深刻思考。课程设计方面,老师依照论文写作的顺序,授课内容涵盖选题到成文的所有要素,对博士生们的心头之忧一一解答。高老师授课思路清晰,我在课程中颇有启发,收获满满。
郭小琳农林经济管理级博士生
收到了一份需要调整逻辑的审稿意见,师兄说我可能走进了“死胡同”,深夜修改之际看到钉钉群中闪出的大家都在加入高老师课程群的申请~
高老师的一句“写作逻辑不等于研究逻辑”让我醍醐灌顶。“全文都是为了一个观点,让大家不需要看到你最后说出来的话,就和你达成了共识”,“站在自己的学科,同理论对话”,这些话让我最近也时常思索,仿佛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感恩遇见,感恩加入~高老师的课值得拥有!
应莺德语级本科生(保研至行政管理专业)
“写作是为了记忆,学术写作是一种更深刻的记忆。”高老师在研究生论文写作课上重新阐释了写作的意义,写作并不是简单的论证观点,而是为了知道如何为每一个个体谋求更大的福祉,这样的责任感深深感动了我。随后高老师也分享了自己写作的经历,从论文选题和论文架构方面给大家提供了非常详细的指导和建议。
特别鸣谢/高翔老师
编辑/姜舒扬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