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海洋大学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
为深化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加大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力度,我校根据教育部及省教育考试院有关推免生工作管理办法,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章程。
一、学校简介
广东海洋大学是广东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海洋局共建的省属重点建设大学,是一所以海洋和水产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是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优秀院校,是硕士研究生推免资格高校,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完整学位授权体系的大学,年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范围。
学校的前身是创建于年的广东省立高级水产职业学校,她是广东现代海洋水产教育的发端。年湛江水产学院和湛江农业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湛江海洋大学。年湛江气象学校并入湛江海洋大学。年更名为广东海洋大学。
校园总面积亩,教学科研设备值3.9亿元,固定资产值18亿元,图书馆藏书万册(含电子图书)。设水产学院、海洋与气象学院、食品科技学院等19个二级学院,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3.1万余人。现有一级学科博士点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7个,二级学科硕士点27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3个;本科专业75个(其中38个专业列入“一本”招生)。有省级重点学科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专业4个;省特色专业8个、省名牌专业2个、省重点专业1个、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9个、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专业3个、省战略新兴产业特色专业3个。
现有教职工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人、博士学位者人;双聘院士5人;珠江学者3人;入选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人次;入选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对象15人、入选“扬帆计划”培养对象8人。现有省级教学团队10个、省级教学名师7名、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8名。
现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部级科研平台28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1个、厅级重点实验室13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17个、省协同育人平台1个、省联合培养研究生基地5个,全国海洋科普教育基地2个。
学校以高水平海洋大学为建设目标,推进六大类重要改革。一是学校治理体系改革工程,完善以章程为统领的现代大学制度体系,推进试点学院综合改革;二是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工程,实施拔尖人才引进计划和“南海人才工程”系列计划,改革薪酬分配激励制度;三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程,开设“双百工程”班,创新学分制管理机制、卓越海洋人才培养实验区运行机制和研究生培养模式;四是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工程,改革科技运行管理机制、科研评价机制、科研成果转化机制和协同创新机制;五是资源配置机制改革工程,在全校范围内重新调整优化学院学科专业配置,构建“3+1+N”大海洋学科体系,建立健全资源统筹管理和共享机制;六是大学文化传承创新工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优良校风。
通过改革,学校治理机制运行良好,师资力量明显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增强,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服务能力大幅提升。承担科研项目项,其中国家级项目项;科研经费达6.3亿元;发表论文约多篇,其中3大索引收录约多篇,在nature子刊上发表论文3篇;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29项;获得授权专利多项。研究生发表论文多篇,获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5篇。“三维一体”的立体监测体系已成功应用;培育出的马氏珠母贝国家级农业新品种;对虾产业高效技术等相关成果的推广面积达2.2万公顷,实现产值亿元;充分发挥海洋高端智库作用,向农业部和外交部提供30多份南海渔业问题内参报告,为我国与南海周边国家划界谈判、渔业管理和渔业资源开发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
二、报考须知
(一)招生类别
按照教育部规定,我校年招生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两种培养方式。考生须在报考时选择全日制或非全日制培养方式。在职人员报考应经单位同意并选报非全日制研究生。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制为2-3年;非全日制研究生修业年限为3-5年。
(二)招生人数
我校年有27个学术型学科、专业和3个专业学位类别拟面向全国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约人,非全日制研究生约70人,实际招生人数以国家下达文件为准。各学科(领域)实际招生数将视生源和学科(领域)情况作适当调整。
我校接收获得推免资格的应届本科生报读,详情请留意《广东海洋大学年接收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章程》或直接与研招办联系。
(三)报考条件
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对考生身体健康状况的要求按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有关规定执行。
4.考生必须符合下列学历等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录取当年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的,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结业生,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学业要求的人员,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同等学力考生通过初试后,复试时须加试两门本科专业课程;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的同意。
(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四)报名时间、地点及事项
1.报名:采取全国统一的网上报名和现场照相、交费和确认相结合的报名方式。
网上报名日期:年10月10-31日每天9:00-22:00(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预报名时间为年9月24—27日(每天9:00-22:00)。考生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
转载请注明:http://www.bixiongs.com/lwjy/47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