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成绩出分倒计时,写给考生你的兴趣未必
90%凭兴趣选专业的人,都会后悔4年,甚至大半辈子,剩下10%有饭吃的人,要么拼爹,要么拼命。因为,兴趣和热爱是两码事,很多人眼中的喜欢好玩有趣,往往是不靠谱的三分钟热度。
01你感兴趣的,不一定是你所想要的职业样貌
你喜欢网络游戏,并因此想成为一名游戏开发者。但是你是否了解游戏开发者的工作不是在虚拟世界中闯荡,而是坐在电脑前不停地写代码、改bug?
你喜欢科学实验,并因此想成为一名科研人员。但是你是否了解那些美丽奇特的现象只是茫茫科海中的凤毛麟角?真正的科研人员往往是望着晦涩难懂的数据和屡试屡挫的实验结果掉头发?
你喜欢明星的短视频,并因此想成为一名经纪人。但是你是否了解经纪人的工作不是陪着明星出现在各种高光镜头中,而是应付接踵而来的通告和成千上万的媒体评论?
很多事情,大众看到的是其他人想让大众看到的,而非全部。你的兴趣和你的专业兴趣之间必然存在落差,很大的落差。
有这么一种说法:说当你的热爱变成你谋生的手段是很幸福的。在工作的前几年,可能确实会有这样的感受。但是当时间久了,这份热爱会不会慢慢被消磨殆尽呢?难说,因为时间和人间是无情的。
02这个年龄的兴趣多为“触动”
相信你在备考期间的生活是枯燥的,都是在书海和题海中不断翻涌。当外界较为新鲜的事物突然出现在生活中,自然就捕捉到了你的眼球。恰巧,这个年纪是最为多愁善感和浮想联翩的,一点点水波就容易在脑海中激起无穷的幻想。更恰巧的是,这个年纪的你拥有的热情是未来的你无法比拟的,很容易就投身于某一项事物,很容易“上头”。
于是,你可能会把这些“触动”当成你的兴趣。
这其实没什么不好。人生的美妙之处之一就是在人生的各个阶段都有专属的热爱。也许这份热爱会随着时间衰老,但是你在其中获得的喜悦、悸动和满足是它给予你的宝贵财富。
但是如今的你,正站在高考结束后选择专业方向的路口。你可能会想着从兴趣出发去选择未来的方向,但是这时候一定要想清楚这份兴趣,或者叫“触动”是不是你的专业兴趣。
03怎样去对待兴趣与专业兴趣?
兴趣带来最直观的就是快乐,有自己的兴趣、自己的小圈子小世界固然是好的。对待兴趣,喜欢就好。
但是对待专业兴趣,只能说不反感就可以。学习某一个专业,只要不感到无从下手,不会中途放弃,主观上能够坚持,就足够了。
04如何认识自己的专业兴趣?
这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说自己报错专业的考生年年都有,这其实就是对专业兴趣,或者说学习的专业没有做事先的了解。
首先一定要去深入地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长处、喜恶和短板,深刻的自知是去选择专业的根本。同时网络上有很多自我测评,推荐几个结果较为准确并且已经使用多年的测试:
1.职业性格测试MTBI
MTBI在优势功能和劣势功能、主导功能和从属功能等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功能等级等概念,并有效的为每一种类型确定了其功能等级的次序,又提出了类型的终生发展理论,形成四个维度。这四个维度就是四把标尺,每个人的性格都会落在标尺的某个点上,这个点靠近哪个端点,就意味着这个人就有哪方面的偏好。
2.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
霍兰德职业兴趣自测(Self-DirectedSearch)是由美国职业指导专家霍兰德(JohnHolland)根据他本人大量的职业咨询经验及其职业类型理论编制的测评工具。个人职业兴趣特性与职业之间应有一种内在的对应关系。根据兴趣的不同,人格可分为研究型(I)、艺术型(A)、社会型(S)、企业型(E)、传统型(C)、现实型(R)六个维度,每个人的性格都是这六个维度的不同程度组合。
05如何平衡兴趣与就业问题
一、从兴趣出发,确定大致选择方向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你的兴趣爱好所对应的专业绝对也不仅只有一个专业可以去选择,比如你喜欢画画,你可以去选择平面设计、动漫设计、室内设计等等许多专业,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确定我们选择专业的大致方向。每个专业在高校被设立肯定也是拥有就业市场的,行,行行出状元,只要你在任何专业内学的出色,就业都不是问题。
二、看清楚各个专业的区别,精准选择
在你选定大致专业范围后,就需要对相应的行业进行一个就业趋势评估,看你选择的专业方向内具体哪个专业的就业形势最好,同时要了解所考虑专业对应行业的工作环境、工作氛围以及晋升机制等问题,再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精准的选择。
三、注意大类专业
有些院校会设立大类专业,在大三时进行专业细分,比如部分院校开设土木工程专业,在学生学习两年后会根据学生的自主意愿分成道路桥梁方向和房屋建筑方向,已经学习了一定的专业知识的学生此时对专业就业的形势也有一定的了解,就可以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
06怎么挑选最适合自己的专业?
首先请明白,可以参考你的高中老师,和心仪学校招生组的建议,但一定要注意分辨真假。从利益上来说,高中老师希望你成为学校的吸金名片,会推荐进名校;招生组会有专业招揽KPI,话术不一定是真的……
要知道转专业是很难的,很多人在大一结束时想转专业,都以各种原因被驳回,尝到社会的第一次毒打。所以在最开始,就得了解专业信息,慎重做好选择,把犯错机率控制到最小。
(1)最先确定学校地点,能去大城市就去大城市。你有80%的可能性,会在大学所在的城市扎根。所以尽可能选择一线大学,即使压力大,但你的就业和改变人生的机会,会比二三线城市的学生多很多。信息、资源差,就是成功的决定性因素,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人,挤破头也要来北上广深闯荡。
(2)解决两难问题:选学校?还是选专业?这是我们很多人都会纠结的问题:分数不够,选择名校要被调剂、但又不甘心选择下一档学校,怎么办?建议:能拼爹的可以选好学校,普通人最好是选好专业。心仪名校的冷门专业,和一般的心仪专业,后者逆袭翻盘的机率更大。
比如名校化学生,和中校计算机生,往往都是后者薪资高一等。当然,除了特殊情况,如果你想读的是冷门专业、或者以后想做公务员,能去名校就去名校,这个标签很好用。
(3)需慎重考虑的雷区专业
绕开「环材生化农」五大劝退专业。环境、材料、生物、化学、农学,是知乎熟知的雷区专业,就算是清北复交学子,大部分都是哭着上完大学的。(除非你能做到一定高度,以普通人的家境,这种情况少之又少。)因为这些专业的对口工作少、工资低,更属于是情怀专业,如果没什么情怀,真别选。名字不对劲的专业别考虑。比如:档案管理——信息资源管理;图书馆学——情报信息学……这些专业名字看着逼格挺高,实际上槽点多多,属于“花瓶”专业。带「管理」字眼的专业要慎重。如工商/公共/行政管理、市场营销等……这些专业专科学校也会有。医学虽辛苦,但最不愁就业。虽然都说“劝人学医,天打雷劈,劝人学法,千刀万剐”,但医生属于先苦后甜的专业。五年八年的医学确实很折磨人,但就业压力小、福利多,更重要的是,愿意患者的大爱精神吧,这种在鬼门关拉回一条人命的艰辛和震撼,在疫情期间我们都有领会。如果家里条件允许,医学是不错的选择。(4)不会踩大坑的专业,可合理参考
偏向男生:
第一梯队:计算机、经济。第二梯队:通信、电子工程、临床医学偏向女生:
第一梯队:法学、文学、教育学;第二梯队:管理学、艺术学、医学(慎重)(5)利用一切渠道,了解专业信息。想要了解专业真正的信息,可以通过这3个渠道:
询问身边人的就读体验。学校、专业的资源如何,把握好精确的第一手信息。二是去网上求助。知乎、百度、豆瓣、贴吧这些平台,会有校友分享和剖析专业的利弊,非常值得参考。三是查看专业平日课程。如果有资源能拿到专业的课程安排(询问校友),是最好的,能直接看出专业的含金量。
(6)了解以上信息后,再谈喜好。如果你还没什么想法,就选择实用性强的专业,经过4年的积累,踏进朝阳行业的门槛,以后的工作待遇不会太差。别觉得前途和钱途挂钩太肤浅,等到社会后,房租、生活费、父母赡养费等大大小小的开销都会让你喘不过气来。高薪资,是我们在平庸生活,能换来快乐的唯一交易条件。
转载请注明:http://www.bixiongs.com/lwjy/113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