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期刊编辑衡量论文水准的一个重要尺度

著名经济学家钱颖一曾在《培养“问题意识”,做有意义的研究》主题讲座中谈到,现在中国高校中的技术性训练比20年前、10年前都大大提高了,如何做研究的技能也提高了。但是,“做什么”研究不同于“如何做”研究,“做什么”是更难获得的。他说:“前段时间我参加求是自然科学奖颁奖典礼,杨振宁讲到物理学在中国的发展现状时说,物理学中要做出伟大的工作,不在于技术训练,而在于选择重要的问题。杨振宁举了海森堡的例子:尽管他的论文中计算有误,但是他抓住了重大的问题。杨振宁认为中国物理学家做出突破性研究的主要障碍不是技术能力,而是对研究问题的选择。如果说物理学尚且如此,那人文社科类研究更是如此。选择重要问题比技术训练更重要。”如何选择重要问题与学者是否有问题意识及问题意识的质量高低是息息相关的。在学术写作发表过程中,问题意识的有无及其质量高低,也是绝大多数期刊编辑衡量一篇论文水准的一个重要尺度。那么究竟什么是论文写作的问题意识呢?问题意识有哪些类型?提升问题发现的能力需要遵循哪些基本的原则?调查研究中有没有哪些技巧可以帮助作者发现真问题?基于此,我们邀请到了曾兼任《社会主义研究》助理编辑、《求实》杂志社编辑,现兼任《西南民族大学学报》等四家期刊外审专家的朱天义老师于8月5日19:00~21:00为大家带来《编辑眼中的问题意识》直播讲座。讲座亮点朱天义老师将从专业编辑和研究者两种角度切入针对大家关心的问题答疑解惑:从研究者角度解析文章写作的过程,再从编辑角度帮助学友理解问题意识,了解选题及问题意识获得的技巧,助力学术发表。讲师介绍朱天义,重点大学政法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生学历。曾兼任《社会主义研究》助理编辑、担任《求实》杂志社编辑,现兼任《西南民族大学学报》等四家期刊外审专家。获得江西省第十七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第一作者),贵州省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排名第四)。在权威期刊《马克思主义与现实》《中国行政管理》《社会主义研究》等发表文章,另在其他CSSCI来源期刊发表7篇论文。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和《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转载。参与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两次获得优秀结项等级,一项教育部项目获得优秀结项等级。课程将采用直播方式,可在线互动答疑。限时1元,立即扫码预约。▼课程大纲一、何为好的研究选题1、选题的重要性2、选题的内涵二、选题的原则与技巧1、选题的基本原则2、选题的技巧三、问题意识的类型及形成过程1、问题意识的内涵2、问题意识形成过程3、问题意识获得的技巧四、问题意识提炼中的几种错误取向1、强行展开理论对话2、谨慎创制概念五、对话与创新1、为何要对话2、形成新的概念或者理论3、新理论的适用性报名后,你还将享受以下四项权益:1.专属学习交流群:群内将统一进行上课提醒和课后问题收集回复;2.课中互动答疑:朱老师将在课上针对大家问题进行细致回答;3.课件资料免费领:免费领取朱老师授课讲义,温故知新;4.课后免费回看:随时随地,想学就学。立即扫码预约8月5日朱天义老师和你不见不散!▼你也可以把讲座分享给好友一起学习哦~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bixiongs.com/lwjq/8696.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