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民族大学行政管理考研参考书
院系所
专业
研究方向
考试科目
拟招生人数(含推免、提前面试,比例不超过70%)
备注
管理学院
行政管理
不区分研究方向
①思想政治理论②英语一或俄语或日语③政治学、管理学基础④行政管理学
13
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二19年拟录取名单
范静洁
管理学院
行政管理
92.4
87
89.7
81.84
拟录取
翟璐
管理学院
行政管理
91.6
86
88.8
81.6
拟录取
熊天绪
管理学院
行政管理
94.2
84
89.1
81.6
拟录取
汪峻宇
管理学院
行政管理
92.8
85
88.9
81.4
拟录取
刘玲玲
管理学院
行政管理
90.6
89
89.8
80.56
拟录取
李艺
管理学院
行政管理
94.4
84
89.2
80.44
拟录取
李上
管理学院
行政管理
86.6
82
84.3
79.44
拟录取
李苗苗
管理学院
行政管理
92.2
80
86.1
79.2
拟录取
王梦杰
管理学院
行政管理
85.6
85
85.3
77.92
拟录取
王雯芳
管理学院
行政管理
87.8
85
86.4
77.16
拟录取
赵娟
管理学院
行政管理
85.2
81
83.1
76.92
拟录取
荆信耀
管理学院
行政管理
91.2
78
84.6
76.92
拟录取
三专业复试
主要形式为面试(含外语口试)+笔试:所有考生均须参加,以进一步考查考生的外语能力、专业知识、综合素质和能力。复试组成员必须现场独立评分,取平均分作为考生的最终综合面试得分。在评分前可以召开复试小组会议,研究对考生的考察评价意见。
面试:面试共20分钟,分两个环节即外语口试(5分钟),专业面试(15分钟)。考生进入面试考场后抽签确定考试题目,立即作答,面试后当场打分(百分制,其中外语口试占10%)。
笔试:考生进入考场后在指定位置坐好,待监考老师发放试卷后,务必确认是否为本人所报考专业的试题。
四参考书
行管、社保、教育经济与管理
政治学、管理学基础
1、《政治学导论》杨光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3版)
2、《管理学》王凤彬李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年(第2版)
行政管理学
3、《中国民族自治地方公共管理导论》李俊清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4、《公共管理学(修订第2版)》张成福、党秀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年
5、《公共管理学》,李国正,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5年。(对十八大以来热点有详细总结,主要参考书)
6、《公共政策分析》,李国正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5年。(对十八大以来热点有详细总结,主要参考书)
新祥旭郭老师解析:
《政治学导论》这本书相对比较容易,全书共分为16各章节,逻辑结构也比较清晰,根据历年的考试题目来看呢,重点内容集中在前几章。但每年的考题侧重点会有所变动,所以大家还是要仔细的把整本书看下来。当然我们要把整本书的内容背下来是不可能的,所以复习的方法是很重要的。我们首先要自己梳理框架,按框架来背诵就相对容易多了。
《管理学》这本书是王凤彬等老师主编的,内容也相对比较容易理解,由于这本书是管理学,所以重点在于管理的决策方面。再有我们在复习的时候要懂得取舍,对于我们复习时间紧的考生来讲呢,我们可以把一些复杂、琐碎的知识点呢,我们可以减少复习或直接放弃这块的复习,例如本书的最后两个章节就没有必要花费太多的时间。
五真题:
公共政策分析:(2)
一、名词解释
1、公共政策问题
2、政策支持系统
3、理性决策模式
4、危机决策
5、博弈模型
二、简答题
1、简述公共政策的本质和特征
2、简述公共政策评估的目的和作用
3、简述公民与公共政策的关系
4、简析公共政策咨询的功能与必要性
三、论述题
1、试论公共政策执行的偏差及其纠正
2、试论政策分析的意义
六新祥旭一对一学习计划
了解学生的学习背景;
非统考专业课命题的总体特征,重难点知识点串讲。
强化课程授课内容,有针对性的解答。指导学生练习真题;
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诊断,了解自身复习进展,确立复习目标,调整复习策略;
后期帮助学生预测考题;个性化辅导,
减轻学生心理压力;
如能进入复试,可以免费帮助学生准备及辅导复试
参考书的阅读方法
根据去年考研大纲要求结合教材对应章节系统复习,打好基础。复习建议:这一阶段主要的焦点要集中精力把教材好好地梳理,要至始至终不留死角和空白,按大纲要求结合教材对应章节全面复习,
学习笔记的整理方法
本阶段是考研复习的重点,对成败起决定性作用。
学习目标:熟悉考研题型,加强知识点的前后联系,分清重难点,让复习周期尽量缩短,把握整体的知识体系。
根据老师课堂所讲真题课后进行专项复习,对考试重点题型和自己薄弱的内容进行攻坚复习,达到全面掌握,不留空白和软肋,让训练达到或稍微超过真题难度。
1、通过做题进行总结和梳理(做题训练应当重点放在按考试要求的套题);
2、复习教材和笔记进行必要的记忆,
真题的使用方法
多看之前做过的真题,并将自己整理的笔记或总结的重点习题再仔细看看,更佳提高针对性,加深记忆。在此基础上,按照考试时间去做一些强度不太大的模拟题或是真题,保持手感,以免到了考场思路断电,手生。同时还要调整心态,积极备考,以良好的状态到考场。
更多干货请咨询新祥旭郭老师18361537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bixiongs.com/lwgf/89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