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专业丨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考研择校择专业一直都是非常重要的选择,决定了同学们的复习方向和目标。考研小马甲整理了“复旦大学考研: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介绍”,希望对同学们有帮助。

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专业代码、名称: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年招生计划:

备注:

1.本所拟招收学术学位推免生48人。

2.各专业实际招生数将视正式招生计划下达数、实际招收推免生数和生源情况进行调整。

年考研拟录取名单公示

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年考研录取分数线为53.88;初试成绩为,初试最高成绩为;复试成绩为60.10,复试最高成绩为94.66。

院系介绍

1

院系概况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的前身可追溯到年建立的政治学系。年2月,根据中央批示,学校正式将政治学系改为国际政治系,成为国内最早成立的三个国际政治系之一。年10月,在国际政治系的基础上建立了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改革开放后,学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2年公布的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政治学学科被评为A+学科;在QS学科排行榜上,位居亚洲前列。学院秉承“卓越为公”的办学理念,积极推进面向世界的学科建设,努力建成一个对社会、国家和世界有担当、有贡献的学院,朝着世界一流学科的目标奋进。

2

学科优势

学院现有国家重点学科2个,有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1个,博士后流动站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8个(其中自设博士点2个),硕士点7个(其中自设硕士点1个),专业学位硕士点(MPA硕士)1个,本科专业3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个,市级精品课程3个。在2年公布的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政治学学科被评为A+学科;在QS学科排行榜上,位居亚洲前列。

3

国际合作

学院有一大批享誉国内外的学术名师。政治学理论方面有以研究中国政府与政治、当代中国政治史、政党与国家建设的陈明明、郭定平教授,研究比较政治制度、当代中国政治思潮和社区治理的刘建军教授,研究政治哲学的洪涛教授。

国际关系和外交学方面,有以研究外交理论和外交实践的陈志敏、苏长和教授,宗教与国际关系见长的徐以骅教授,社会科学哲学和国政理论见长的唐世平教授。

公共行政方面,有以研究公共行政理论和组织行为见长的竺乾威教授,研究政府购买和公共服务的敬乂嘉教授。

学院教师在国外境外讲学、访问、参加会议或进行学术交流,到访地区包括北美、欧洲、非洲、南美、亚洲、大洋洲等各大区域及港澳台地区。学院研究生赴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新加坡国立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香港大学等著名学府进行短期交流、长期交换留学或参加会议,在读研究生人均不少于1次。学院大力推进短期国际交流访学项目与短期国际培训项目,如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全球事务本科生春季交流访学项目、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春季联合课程项目、港澳与内地高等学校师生交流计划项目、“一带一路”国家青年外交人才高级研修班、新加坡政府公务员高级研修班、英国剑桥大学中英发展中心短期学习项目、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中国与越南学习项目等。

4

研究生科研成果

近年来,学院研究生在国际SCCI和国内权威和核心期刊发表有所建树。多名研究生独立或与导师合作在《PolicyandSociety》、《PublicAdiministrationDevelopment》、《TheKoreanJournalofDefenseAnalysis》等国际期刊发表论文。多名在读研究生在《政治学研究》、《世界经济与政治》、《管理世界》、《中国行政管理》、《公共行政评论》权威和核心杂志发表高质量论文。

55

深造、就业情况

学院研究生实现多元化发展。硕士毕业生主要进入各类党政机关、金融机构、咨询机构就业或自主创业,以及进入美国雪城大学、印第安纳大学、波士顿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等在内的知名高校或国内高校或中外合作办学的高质量学校继续升学。

博士研究生主要选择高等教育单位从事教学科研或博士后研究工作,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等知名高校,或进入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或赴境外工作。

最后,祝愿同学们备考顺利!早日研一!文章撰写不易,辛苦小可爱们为考研小马甲“点赞+转发”,爱你呦!

还在为院校专业选择苦恼吗?

破解“择校难”,关键在这!

推荐阅读

注意!华东理工大学这个专业更改初试科目!

好消息!13部门发文,同等条件下,女士优先!

来啦!同济大学各专业报录比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bixiongs.com/lwgf/871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