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探索经验分享会middot聊聊公
BJUT法律学习与援助
本次分享会主讲人是高雅学姐,于年从我校保研至中国政法大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专业,曾在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国家卫健委等单位实习,现任职于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朝阳分局法制科。
这场分享会语重心长,干货满满。下面整理了高雅学姐的此次分享,希望能对更多同学有所帮助~
#1关于升学
//1.读研的出发点
不要为了读研而读研。研究生阶段,学硕三年制、专硕两年制。保证修满学分的同时要面临毕业论文的压力,论文查重要降低到1.5%,而这1.5%则更多地会贡献给法条。读研之前要有足够的身体和心理准备。
//2.不见得所有人都适合读研
尽早投入工作,在工作中提升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本科就业的优势在于年轻,如果选择本科就业,一定要重视实习。
//3.读研院校选择
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后,根据自己的模拟分等实际情况选择上岸机率较大的院校。综合类院校与政法类院校都可选择。
//4.提早准备,多留后路
避免考前临时抱佛脚,提前规划,确保自己有保研、考研等多条路可以选择。
#2关于公务员
//1.挑选适合自己的公务员岗位
下载报考年度的考试录用公务员职位计划表(中央/地方),从中筛选出满足个人政治面貌、学历、专业等要求的岗位,在这些岗位中根据自己的偏好再筛出合适的岗位。
//2.公务员岗位与法学专业
法学专业毕业生能够报考的公务员岗位数量较多。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专业毕业生报考的公务员岗位主要有两类:一是行政管理相关工作岗位,二是公检法专业工作岗位。前者工作综合性强,强度较低;后者与所学专业联系紧密,但工作强度较大。
//3.公务员的优势
工作强度总体上比律师职业小;不用为了接待客户、寻找案源而奔波应酬。
精神层面的获得感和成就感较高。
//4.公务员的其他特点
工资待遇与年限挂钩,激励机制较少,在职业理想的实现上与预期有差距。
个人对于整个体制发挥的作用有限。
个别岗位的工作要面对较多琐碎、与所学专业关系不大的事情。
#3关于就业
//1.应聘时选择大律所还是小律所?
能够选择大律所更好,关键要看领导者以及个人能否接触核心业务。虽然实习生在大所中很难接触到核心业务,但是可以感受大所的氛围,清楚团队之间如何协作和沟通,了解优秀律师如何指出具体问题,这些可能比接触核心业务收获更大。
大律所的实习经历能够丰富自己的简历,可以作为应聘中型律所的敲门砖。
//2.实习信息如何获取?
信息来源可靠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bixiongs.com/lwyq/8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