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公告会计学

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公告(会计学)

答辩时间:5月21日13:30-17:30

答辩地点:华侨C

答辩人齐英

学位论文简介(限填字)

文章基于“三去一降一补”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背景,选择“去产能”政策视角探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效果与影响。文章创新性地基于公司财务绩效、公司市场价值、公司整体竞争力等视角衡量企业综合绩效,探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去产能”政策对企业综合绩效的影响效应,按照理论分析及文献回顾—实证研究及数据检验—案例分析及问题发现—结论与政策启示的思路进行研究。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在学期间,与导师合作,共发表4篇学术论文,所涉及主要研究方向为企业创新会计、企业绩效和环境资源会计。

[1]齐英,崔也光.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国企带动作用[N].经济日报(理论版),-11-7.

[2]唐玮,崔也光,齐英.长期融资性负债、银企关系与RD投资——来自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数理统计与管理,,36(01):29-37.

[3]崔也光,姜晓文,齐英.现金流不确定性、研发投入与企业价值[J].数理统计与管理,,38(03):-.

[4]崔也光,周畅,齐英.配额管制与市场披露促进了企业参加碳交易吗?——基于试点地区上市公司的检验[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07):51-59.

答辩人谭振华

学位论文简介

博士毕业论文选题来源于博导主持的国家级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基于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系统的环境责任审计研究”(15ZDB)。该论文的理论意义主要是从会计和代际产权责任观视角界定了矿产资源资产、负债、权益,为编制矿产资源资产负债表奠定了基础。该研究的应用价值主要在于为政府编制矿产资源资产负债表提供了一种实践方法,且提供了一系列后续分析与审计的方法。该论文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打破了SNA和SEEA不承认非金融负债的限制,准确界定了矿产资源负债。论文研究局限主要是逻辑规范研究较多,实证研究方法较少,这也是后续研究需要突破的方向。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1.杨世忠,谭振华,王世杰.论我国自然资源资产负债核算的方法逻辑及系统框架构建[J].管理世界,,36(11):-.

2.杨世忠,谭振华.传统自然观对资源核算与环境责任审计的启示[J].财会月刊,(16):82-86.该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数据库期刊《审计文摘》年第10期全文转载。

3.杨世忠,谭振华.论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1(05):33-44.该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数据库期刊《财会文摘》年第1期转载。

4.杨世忠,谭振华.新中国自然资源核算70年:一个会计框架式综述[J].财会月刊,(09):28-36.

5.杨世忠,谭振华.我国自然资源资产负债核算研究综述:-[C].环境资源会计研究:新中国70周年会计发展纪念文集,大连出版社,,7:-.

答辩人张丁

学位论文简介

国企发展离不开承担风险,过度承担风险又会危及国企安全,所以需要辩证地来看待国有企业风险承担,从而才能将稳中求进、统筹发展和安全、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等精神落到实处。国家审计作为我国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制度安排,对于国有企业的审计始终是同时以维护国企安全和促进国企发展来作为审计目标。因此本研究辩证地来看待企业风险承担,通过文本分析方法量化审计结果公告内容,构建国家审计语调,探究国家审计对国企风险承担水平治理效应的全貌。其次,分别探究董事会行为和董事长特征在上述审计治理过程中的作用。最后,基于风险容忍度是风险承担水平的上限,进一步探究国家审计对国企风险容忍度的治理效应。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王海林,张丁.国家审计对企业真实盈余管理的治理效应——基于审计公告语调的分析[J].审计研究,(5):6-14.

李洋,汪平,张丁.连锁董事网络位置、联结强度对高管薪酬粘性的治理:促进还是抑制?[J].现代财经,(5):58-74.

主持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学术新人计划项目“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国家审计语调对国企风险承担的治理效应研究”

参与北京市社科规划基金项目“政府财税改制背景下北京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信息网络披露模式与效应研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bixiongs.com/lwyq/7968.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