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选题的经验教训丨卢浩明

随着6月12号论文正式上传,四个月极度紧张和焦虑的日子算是结束了。在这休息调整的三四天时间里,自己也在认真回顾和反思论文从选题、写作、修改、汇报等过程出现的问题和不足。通过回顾认为论文最大的问题就在于选题过于宽泛,难以对具体的问题进行深化剖析,这也是造成自己写作痛苦的根源。所以这次论文写作感想主要写我自己选题的心路历程,希望我的经验教训能对后面同学在论文选题时有所借鉴。

一、选题的原因

选择写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改革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认为我国现在社会发展出现的诸多问题不是由技术造成的,而是由制度欠缺和不足造成的,而且国家的行政调控政策对各行各业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力,这同样适用于风景名胜区的管理。

我国从改革开放开始,逐渐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经济也经历了40年的快速发展时期。在此期间国家也不断地在进行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的改革,以协调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尤其是近十年的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管理体制在某些方面难以适应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国家也多次强调现在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阶段。年,温家宝总理在两会记者会上提到:“我深知解决这些问题,不仅要进行经济体制改革,而且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特别是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现在改革到了攻坚阶段,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的成功,经济体制改革不可能进行到底,已经取得的成果还可能得而复失……”。

我国的政治体制决定了政府的行政政策在重大事件管控和市场经济调控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几年国家发布了很多体制改革的政策,涉及到各行各业,每一次政策的发布,都会带来很大的影响。比如,这次的疫情管控和地摊经济的推广,都是很好的说明。在城乡建设方面,近几年我国相继发布过城市双修、海绵城市建设、黑臭水体治理、城市广告招牌整治、乡村振兴、以及国土空间规划等等。

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的形成也是与每个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息息相关的。比如20世纪80年代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正在形成,正处于我国分权化改革阶段,当时国家财政收入苦难,难以对风景名胜区的管理有充足的财政补贴,风景名胜区就采用了属地化的管理模式,由地方政府自筹资金来对风景名胜区进行具体管理。年的我国又进行了分税制改革,地方政府具有了行政管理和发展地方经济的双重职责。年我国开始实行双休日,逐渐释放出很大的旅游需求,这个时期又是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阶段,所以在政绩考核的压力下,政府看到了风景名胜区具有很大的旅游经济效益,便引进社会资本来进行旅游开发,再加上我国资源管理制度方面的不足和欠缺,造成了现在的管理混乱和过度旅游开发。

所以说风景名胜区的管理问题很多是由制度不足、欠缺造成,也只有进行制度改革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管理问题。很多学者对风景名胜区的管理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也提出了调整建议,但这些调整建议难以摆脱原有制度的桎梏,很难执行下来。而从年开始,国家开始调整自然资源管理的制度,相继提出国家公园体制、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以及组建自然资源部与国家林业和管理局,这表明自然保护地管理制度逐渐进行深化改革的阶段。研究这些改革政策,对风景名胜区的管理体制改革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选择这个题目的第二个原因是由于本人这几年都是在做规划的项目,养成了从宏观层面、大处着手解决问题的思维。这种思维的好处在于对于事情的发展有个整体的认识,能抓住事情的本质,但又会为了理清各因素之间的关系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尤其是有时面对错综复杂的问题会陷入一种绝境。所以在这种思维下写论文,不仅让自己有很大的工作量,还难以摆脱这种思维去研究具体的问题,也是张老师提了三四次同样的问题都难以改变的原因。

二、写作过程

在写论文之前,认识的很多师兄师姐都说论文选题一定不要太宽泛,一定是去研究具体的问题,自己也在心里多次默念选题一定不会出错。但可能由于上面所说的两个原因在自己脑海里面印象太深,自己完全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论文开始写作时就花费了快一个月的时间去阅读各种文献,研究风景名胜区管理的各种政策,梳理了一个宏观的框架,但很快发现无法深化下去,因为每一节内容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张老师的多次提醒下,研究范围逐渐缩小,但自己还是陷入了一种怪圈,明明论文写作范围还是很宽泛,但自己觉得还可以,有一种陷入了死胡同还觉得自己可以翻墙而过。

在张老师的最后一次提醒下,自己想了很多天,才突然意识到这个问题,自己本可以选择研究内容的其中之一就可以,比如管理机构如何调整,政企不分如何解决,资金管理制度怎么建立等。但离提交外审稿的时间已经不多,在进一步缩小范围的时候,发现自己认真写的内容差不多删除完了,剩下的就是没有认真写的,这个时候自己已经处于崩溃边缘。在这种情况下自己也只能抓紧补救,最起码让论文看着完善。在随后的时间里也是抓紧补充各种细节,但由于论文本身的研究范围就大,很难在各个方面都有深化的研究。

所以,首先是非常感谢张老师,不厌其烦地纠正我这个问题,我还每次不做调整,估计没少让您着急上火。虽然这次论文写作的过程很痛苦,但感觉自己也有了很大的收获。其次是提醒后面同学在论文选题时,除了通过大量阅读文献来了解目前研究的方向、难点和难易程度,还要多和老师、同班同学以及上届同学沟通,开阔一下自己的思路,免得自己钻牛角尖。

卢浩明

.06.16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bixiongs.com/lwyq/5433.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2025年07月20日 23:33:21 星期天